8月7日,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莫迪将于8月31号至9月1号访华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

国平视野 2025-08-07 09:57:25

8月7日,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莫迪将于8月31号至9月1号访华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那么有意思的是,莫迪为何选择时隔7年访华,但又不出席9·3阅兵呢?这背后体现了什么样的外交思考?

实际上,莫迪希望改善对华关系早有迹可循。从2024年10月中印双方在俄罗斯喀山峰会期间“破冰”之后,陆续有一系列改善关系的动作,尤其是在西南边境地区脱离接触、恢复发放旅游签证等等,印度的防长和外长今年也连续参加了上合组织活动,支持中方主场外交的意愿非常明显。但莫迪能否时隔7年访华?似乎总差了临门一脚的一股劲。恐怕这一次推动他下决定的关键因素,就在于特朗普对印度发起的关税战。随着美印关系下行,印度强化和中国以及“全球南方”关系的意愿在快速上升,以增加印度的战略回旋空间,和与美方谈判的筹码。

莫迪此次访华,对于中方所推动的周边外交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和胜利。恐怕中方也会尽力将这次访问设计成为一场正式的国事访问,并且与印方签署更多的合作协议。而作为投桃报李,中方应该也会出席2026年印度所举办的金砖峰会,实现一年之内双方的元首互访,推动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不过,从日程上来看,莫迪应该只会参加上合峰会,但不会出席9·3阅兵相关活动。这是为何呢?一方面,阅兵本身的军事和战略内涵过于突显,莫迪虽然想改善对华关系,但并不想得罪西方。实际上,莫迪也并未出席5月的俄罗斯胜利日阅兵,这也符合印度一贯不选边站队的外交传统。

另一方面,这一次9·3阅兵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纪念抗日战争,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出发,印度恐怕都较难接受这个概念。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二战时期印度某种程度上在与日本合作,借此来打击英国殖民者,很多印度的民族独立英雄本质上也是“亲日派”。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印度和日本的关系非常良好,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密切,也是印太机制的主要成员。因此,印度并不想因为参加此次阅兵,而损害其与日本的亲密关系。

不过,虽然此次访问略有遗憾,但莫迪时隔七年的访华,依然对中印关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印关系的好转,对于增强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的凝聚力和团结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攥指成拳,联手推动现行国际秩序改革,争取更加平等、合理的权利与利益。

0 阅读:110

猜你喜欢

国平视野

国平视野

勤奋进取,专注细节,热爱挑战,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