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真可怕!”河南郑州,天气炎热,妈妈批发了一箱冰棍放在冰箱里,孩子高兴的不得了,每天吃个三四根,结果有一天起来突然讲不出话来了,慢慢吓的赶紧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的一番话,让妈妈后悔莫及!网友:别说孩子了,我一成年人都中招了! 根据大象新闻8月4日报道,一位母亲心疼放暑假的孩子,索性将一箱冰棍塞进了冰箱。冰箱门开关的声响,成了小男孩眼中最动听的召唤。 家里的空调从早开到晚,可孩子还是整天蔫蔫的,拉着妈妈的衣角念叨要吃冰的,看着孩子被热得红扑扑的脸蛋,妈妈索性在搬了一整箱雪糕回来,花花绿绿塞满了冰箱冷冻层。 孩子像找到了宝藏,每天早上睁开眼,趿着小拖鞋就往厨房跑,踮着脚够冰箱把手,偷偷摸出一根撕开包装纸,小口小口嘬着,冰得直缩脖子也舍不得停。 上午一根,下午两根,有时候趁妈妈收拾碗筷,又会再拿一根。妈妈偶尔撞见,只想着孩子夏天吃点凉的解暑,只要正餐还肯好好吃,也就没太在意,甚至觉得孩子满足的样子挺可爱。 直到一天早上,妈妈叫孩子起床时,听见的不再是往常清脆的“妈妈早”,而是一阵嘶哑的、像被砂纸磨过的声音。 她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没发烧,以为是夜里踢被子着凉,让孩子多喝了点温水。可等孩子穿好衣服想跟她说要吃冰棍时,嘴巴张了半天,却只发出气音,小脸瞬间涨得通红,眼里也涌了泪花。 妈妈的心一下子揪紧了,手忙脚乱地带着孩子就往医院冲,孩子攥着她的衣角,时不时张张嘴,却连一声“疼”都说不出来,只能用委屈的眼神望着她。 她看着孩子难受的模样,手心全是汗,脑子里乱糟糟的,想不通前一天还蹦蹦跳跳的孩子,怎么突然就说不出话了。 到了儿科诊室,医生用压舌板检查时,孩子因为紧张和不适扭动着,喉咙里发出细碎的呜咽声。听完妈妈说孩子最近的饮食,尤其是每天三四根冰棍的事,医生叹了口。 四岁孩子的声带还没长结实,就像刚抽芽的嫩苗,短时间大量的冰棍往嘴里塞,声带表面的血管会猛地收缩,紧接着又因为刺激反射性扩张,黏膜下的毛细血管全破了,组织液渗出来肿成一团,自然发不出声音。 治疗方案很快出来:连续两周不能说话,每天要做三次雾化。第一天做雾化时,面罩刚碰到孩子的脸,他就因为害怕和不适哭闹起来,却只能发出闷闷的哼唧声。 妈妈抱着他,能感觉到怀里小小的身体在发抖,心里又酸又悔,眼泪在眼眶里打了好几个转,恨自己怎么就没早点想到这些。 这件事被上传到网络上之后,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有网友表示,自己小时候天天早上不吃饭就拿雪糕当早饭,照样跑着跳着上学,“或许不是冰棍的事?” 更多人是第一次听说冰棍伤声带。有位妈妈说,以前只知道冰的吃多了会拉肚子,从没想过会影响说话,“以后再也不整箱买了,想吃就去楼下便利店买一根,至少能控制住量”。 就像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想吃就给”是疼他,却忘了孩子的身体和成人不一样,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习惯,比如冰饮、零食、熬夜,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埋下隐患。 养孩子就像走一条长路,路边藏着不少看不见的坑。有时候,多一点留意,多一份了解,就能避开很多麻烦。 毕竟,比起一时的满足,孩子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才是最实在的事。
“无知真可怕!”河南郑州,天气炎热,妈妈批发了一箱冰棍放在冰箱里,孩子高兴的不得
啊鲍的日记
2025-08-07 01:42:02
0
阅读: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