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一男子去找工作,明明说好无任何费用,可合同一签,男子卡里2万多就没了。男人妻子急坏了:上有80岁老人要照顾,下有2个孩子要养,还没挣钱呢,对方就不清不楚扣了自己2万多。她问对方要说法,可工作人员却说:这手印是不是你老公按的?面对质疑,对方表示:确实无任何费用,但是要交服务费。好在结局舒适。 7月31日,时先生收到一条招聘信息,有家公司正在招司机,说不租车不买车,工厂公司直招纯司机,无任何费用。 开面包车保底工资6500,开四米二的车有9000元左右。 时先生觉得这活自己也能干,就联系了对方,约好去对方公司面谈。 到了这家货运代理公司后,工作人员拿出了2份合同让时先生签字。 时先生只有小学毕业,文化程度不高,合同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他根本看不来,也看不懂。 看对方说无任何费用,就是招司机,他也没有多想,稀里糊涂的签了字,按了手印。 签好合同后,工作人员拿了一把车钥匙给他,说车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上岗。 时先生满心欢喜地拿着车钥匙回了家,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吴女士。 吴女士听后,也很开心,可当她仔细翻看时先生签的合同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聊天记录里对方明明信誓旦旦地说没有任何费用,可第一份服务合同里面,白纸黑字地写着,时先生需要一次性付清21600元的费用,并且当天晚上6点多,这笔钱就被对方扣走了。 第二份车辆使用协议合同,上面规定他每个月要支付4200元的租金。 吴女士气的直跺脚:我们上有80岁的老人要照顾,下有两个孩子要养,处处都要花钱,还没挣钱呢,对方就给划扣了2万多,哪有这样的道理。 时先生也懵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满怀期待找的工作,竟然是个大坑。 他们又气又急,思来想去,决定联系记者,一起去找货运代理公司讨个说法。 他们来到货运代理公司,吴女士质问对方:我们辛辛苦苦攒的2万多块钱,你们就这么不清不楚地给我划走了? 工作人员却一脸淡定,反问道:“这手印是不是你老公按的?” 时先生赶紧上前解释:“是他们让我写啥我就写啥。” 时先生承认协议是自己签的,手印也是自己按的,可自己小学毕业,学问低,不懂法,也看不懂合同。 记者提醒时先生:你是一个成年人,签字是要负责的。 随后记者询问工作人员:看你们的聊天记录里说的是无任何的费用,那合同上签的就要费用了呢? 工作人员却说他们本来就是要收服务费的,确实是没有租车,也没有买车。 记者又强调:你们说的是无任何费用。可对方却说:但是你要交这个车辆使用费。 更让时先生一家气愤的是,公司给他们的车还是个坏车,他放在那里都没动,一天也没干。 工作人员这才表示:车不开的情况下可以退,签个解约协议,这个钱3天之内退给你。 好在事情最终有了一个好的结局,但是这件事情让人警醒。 《民法典》第7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货运代理公司在招聘信息中明确表示不租车不买车,无任何费用,可实际上,他们要收取一笔2万多的服务费,并且司机每个月还要给他们4200元的车辆使用费。 这种招聘行为既违反了诚信原则,也可能会构成欺诈行为。 《民法典》第148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另一方签订合同的,受欺诈方是可以请求撤销双方的合同的。 对于时先生来说,他应该明白:一旦在合同上签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双方需要根据合同内容来履行各自的义务。 《民法典》第119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虽然时先生说自己文化程度有限,看不懂合同内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完全可以先不签字,找家人沟通,看清楚合同内容在做决定。 作为成年人是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这一次在记者的介入下,时先生跟对方顺利解约,退回了费用,那么下次呢? 在生活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尤其是签合同,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对于货运公司来说,既然他们要收取应聘司机的费用,那么就不应该在招聘时说无任何费用,这种宣传是不合适的。 对于此事,大家怎么看? 关注@律觀法说 ,从法律角度看世界,感受不一样的人情冷暖。
河南郑州,一男子去找工作,明明说好无任何费用,可合同一签,男子卡里2万多就没了。
静雅海雾隐帆闲
2025-08-07 01:32:07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