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食人魔”细伟被捕后,留下的真实影像,当时的警方对他展开了一场持续九天的审问,最终细伟承认了自己杀害六名儿童,并且吃掉他们内脏的事实。 提到“食人魔”这三个字,你脑子里是不是瞬间就画面感十足了?特别是泰国那个家喻户晓的“食人魔”细伟,几十年来,他的故事简直就是泰国父母用来吓唬小孩的顶级IP。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连尸身都被做成干尸示众了半个多世纪的“恶魔”,他的故事,可能藏着天大的委屈? 在高压审问的环境下,警方拿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细伟不仅承认了眼下这桩案子,还“主动”交代了另外五起发生在不同地方的儿童失踪案,说都是他干的,并且承认自己有吃小孩内脏的癖好,因为他相信这能治好自己的哮喘病。 证据确凿,供认不讳。 案件的审理快得惊人。从被捕到被判处死刑,前后没用多长时间。1959年9月,细伟被执行枪决。 他们没有火化细伟的尸体,而是将其做成了干尸,送进了曼谷的诗里拉吉医学博物馆,作为“食人魔”的标本永久展出。他就那样站立在一个玻璃柜里,皮肤干枯蜡黄,表情痛苦地凝固着,胸口和腹部留着粗糙的缝合线。柜子上贴着标签:“食人魔(食童者)”。 从此,细伟成了泰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符号,一个用来规训儿童、震慑罪犯的活教材。父母会对不听话的孩子说:“再哭,就让细伟来抓你!” 然而,时间是最好的滤镜,也能冲刷掉最厚的油彩。 首先,那场九天的审问本身就极不正常。现代法证科学告诉我们,长时间的疲劳审讯、诱导和威胁,极有可能造成冤假错案。细伟当时几乎不会说泰语,他那份画押的“认罪书”,他自己真的完全看懂了吗?还是在极度恐惧和绝望中,别人让他画押,他就画了? 其次,所谓的“证据”。当年警方声称在他住处搜出的“人肉”,后来没有任何法医鉴定报告能证明那就是人肉。至于他承认的其他几起案件,更是疑点重重。有的案发地,他根本没有去过;有的案件,在他抵达泰国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在那个年代,破案很大程度上依赖口供,而物证链条几乎是断裂的。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指向了当时泰国的社会背景。上世纪五十年代,泰国国内存在着一股排华情绪。作为一个来自中国的底层劳工,细伟无疑是一个完美的替罪羊。将一系列悬而未决的儿童失踪案都归到一个“变态”的外国人身上,既能安抚民众的恐慌,又能顺应当时的社会情绪。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群泰国年轻人和纪录片导演开始在网上发起了一场运动。他们深入调查了当年的卷宗,采访了相关人士,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细伟很可能不是食人魔,他甚至可能连一个孩子都没杀,他只是一个被时代和偏见牺牲的可怜人。 这场运动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海啸般的讨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错了?我们是不是把一个无辜的人,当成恶魔,鞭尸了超过半个世纪? 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2019年,超过一万人联署请愿,要求将细伟的干尸撤展,并为他举行一个符合人道主义的葬礼,还他最后的尊严。 面对汹涌的民意,诗里拉吉医学博物馆终于在2019年将他干尸展柜前的“食人魔”标签撤下,换上了一个只写有他名字的新标签。这是一个微小但意义重大的改变,它标志着官方态度的松动。 从“食人魔”到“疑似冤魂”,细伟的故事在六十多年后峰回路转。他死前的真相,或许永远无法百分之百还原了。但他死后的这段曲折经历,却意外地推动了一个社会的集体反思和进步。
1959年,“食人魔”细伟被捕后,留下的真实影像,当时的警方对他展开了一场持续九
历史脑洞
2025-08-07 00:34:33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