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咖啡,才是中国咖啡产业的出路

数据读城 2025-08-06 22:15:39

“内卷不内卷的无所谓,咖啡的低价不能停”,这是中国消费者对咖啡产业的心声,在新茶饮和功能饮料越来越贵的当下,廉价咖啡是很多人的慰藉。国产咖啡品牌也甘愿以低价为王牌,“卷”出一片天地,节节败退的星巴克中国有意出售业务就是明证。 当消费者对一杯咖啡的期望值都只有“9.9元”,再好的咖啡品牌、再优质的咖啡豆、再有调性的咖啡文化也无济于事,当下的中国咖啡市场,廉价咖啡才是主角。 规模至上,品牌咖啡门店全球第一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咖啡市场正由“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这显然乐观了一些,咖啡爱好者的培育与升级还在进行中,相当数量的咖啡爱好者并没有被本就是舶来品的咖啡文化所完全同化,对于他们来说,有一杯廉价咖啡在手就很好,一杯醇厚的、优质的、价格较高的咖啡,可有可无。 2023年,中国的品牌咖啡门店数量就已接近5万家,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截至今年7月,全国咖啡门店数量已经冲过了22万家。但这里面显然有人口数量的加持,毕竟,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印度对咖啡的钟爱远不如茶饮,中国的咖啡消费者数量虽还有待增加,但目前胜在基数足够大。有一个不算很好的消息是,过去一年来,有超过5万家咖啡门店黯然退出,拥有400家门店的咖啡品牌,也已不足20家。 从速溶咖啡入门到升级为现磨咖啡爱好者,中国消费者已经被催促了一轮又一轮,但国内、国外的咖啡品牌似乎仍未等到中国咖啡产业从种植到消费的全面升级——日常饮品的消费升级,哪有这般容易? 对于现阶段的咖啡品牌而言,有没有“咖位”不重要,有没有销量和流量才是存留在市场上的关键。消费者可能记得那几个品质出众的咖啡品牌,但同样对“9.9元”“6.6元”的咖啡产品欣然接受、爱不释手,高达55亿元的咖啡外卖市场,主力产品正是各种廉价咖啡、打折咖啡产品。 咖啡豆里的玄机,专供廉价咖啡? 我国是咖啡生豆纯进口国,2024年咖啡生豆消费总量达30万吨以上,60%以上为进口。中国咖啡品牌想要把一杯咖啡卖得比豆浆还便宜,首先得有足够的低价咖啡豆供应,口味再不挑剔的中国咖啡消费者,也能分清入口的咖啡到底有几分成色。 近年来,我国进口咖啡豆的数量和金额持续增长,咖啡消费大省如北京、江苏和上海的咖啡豆进口数量领跑,这些地方高消费人群密集、咖啡文化也沉淀得较深。目前来看,我国进口的咖啡豆基本为“未焙炒未浸除咖啡碱的咖啡”,即生豆,本土深加工能力已趋于成熟且稳定。 无论走不走廉价咖啡路线,中国咖啡品牌都在试图把控咖啡豆的进口渠道,方式包括与主要产区签订数年的锁价直采长约,建立稳定的直采渠道等,比如,来自非洲的咖啡生豆就在以同比翻番的增速涌入中国。 中国咖啡品牌在全球积极寻豆,并对低成本的咖啡豆青睐有加。其佐证之一就是,云南咖啡豆产量已稳定在十余万吨,但每年都有数万吨优质云南咖啡豆用于出口,不是国内咖啡品牌舍不得花钱,而是国内咖啡品牌的优质咖啡豆用量本身有限。 业界已经有足够的默契,咖啡产业还得持续开发下沉市场,低成本且咖啡味儿更足的进口咖啡豆才是必须的保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