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湖北武汉,一名大学生在乘坐前往新疆的飞机上,突然听到广播在喊着需要医

小斌斌说科技 2025-08-06 22:13:14

7月19日,湖北武汉,一名大学生在乘坐前往新疆的飞机上,突然听到广播在喊着需要医生,有一位乘客身体出现了不适。该学生自告奋勇前往,并紧急对乘客进行救助使其转危为安。然而此事曝光后,不少网友质疑:他没有行医资格证,这属于违法行医。   7月19日,武汉飞往阿克苏的航班上演了一场生死救援,当飞机进入平稳飞行状态后,机舱广播突然响起急促的呼叫声,寻找医务人员协助救治突发疾病的乘客。

事发时,一名20多岁的女性乘客突然出现严重不适症状,据目击者描述,该女子脸色惨白,双手不停颤抖,呼吸急促困难,整个人靠在座椅上几乎失去意识,周围乘客见状纷纷围拢过来,但面对突发状况,大家都束手无策。

危急时刻,机上一名武汉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二学生孙毅杰听到广播后,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这位00后医学生放下手中的行李,快步走向患病乘客所在位置。

孙毅杰到达现场后,立即对女乘客进行初步检查,通过把脉发现患者脉搏细弱,询问得知其有体位性低血压病史,且此前在飞行中也曾出现过类似症状,根据所学医学知识,孙毅杰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措施。

他首先指导乘务员调整女乘客体位,让其保持平卧姿势,随后要求立即给予吸氧治疗,同时孙毅杰让乘务员准备糖水,帮助患者补充能量,在整个救治过程中,他不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经过约20分钟的紧急处置,女乘客的症状明显缓解,脸色逐渐恢复正常,手脚麻木感消失,呼吸也趋于平稳,看到患者转危为安,机舱内响起热烈掌声,乘客们纷纷为这位年轻医学生的勇敢行为点赞。

但是当这段救人经历在网络传播后,却引发了意想不到的争议,部分网友质疑孙毅杰作为在校学生,尚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证,其救治行为涉嫌"非法行医",有人认为,缺乏临床经验的医学生贸然施救,可能带来更大风险。

面对质疑声音,孙毅杰表现得异常冷静,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依然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绝不会为了规避风险而选择袖手旁观。"

法律专家对此事进行了专业解读,根据《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相关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参与危重症抢救不受执业范围限制,同时《民法典》第184条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民航总医院急诊科专家指出,机上医疗救助与常规医疗行为存在本质区别,在万米高空的特殊环境下,首要任务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防止病情恶化。

孙毅杰采取的吸氧、调整体位、补充糖分等措施,都属于基础急救范畴,并未涉及用药、注射等需要执业资格的医疗行为。

事实上航空医疗急救一直是个特殊领域,据统计,每600次飞行中就有1次医疗紧急事件发生,在没有专业医护人员的情况下,具备医学背景的人员施以援手,往往能够挽救生命。

孙毅杰所在学校对其见义勇为的行为给予高度肯定和表彰,校方表示,这位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担当。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紧急救助免责制度的关注,多位医疗界人士呼吁,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善意救助者提供更充分的法律保护,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情况发生。

获救女乘客康复后,专门录制视频向孙毅杰表达谢意,她在视频中说:"如果不是这位同学及时施救,后果不堪设想。"

这场万米高空的生死救援,不仅展现了一位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更折射出社会对善行的不同认知,在生命面前,规则与人性如何平衡,值得每个人深思。

0 阅读:129

猜你喜欢

小斌斌说科技

小斌斌说科技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