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红包说没就没,只因105块鞋钱。 外孙考上国防科大,外婆当场把红包撤回,转头要给明年才高考的小外孙6万——这操作,比电视剧还抓马。 先别急着骂老人偏心,把镜头拉回超市:大女儿攥着积分不松手,小女儿刷500块眼都不眨。 老人心里那杆秤,一下就歪了。 积分不是钱,但“舍不得”仨字太扎眼;500块也不是巨款,可“我替你掏”听着就是舒坦。 说白了,老人要的不是钱,是那份“我被放在心上”的确认。 有人吐槽老人拿红包当武器,可换个角度:要是大女儿痛快拿积分换了鞋,老人还会改主意吗? 大概率不会。 红包原本是奖励,结果被“抠门”现场打脸,老人瞬间把“金榜题名”切换成“做人格局”。 这不是斤斤计较,是情绪记账——你扫我面子,我动你里子。 最惨的是考上的外孙,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国防科大录取率不到1%,政审体测层层扒皮,好不容易闯关成功,奖励却被亲妈“省积分”省没了。 搁谁不委屈? 可这事儿真怪不到孩子,要怪就怪大人把超市过成了修罗场。 真要掰扯公平,明年给6万也堵不上窟窿。 通胀一涨,6万购买力缩成5万8,小外孙要是没考上,老人还得再补差价? 家庭账不是数学题,是情感题。 与其赌气加码,不如把3万拆两半:一半给考上的外孙,当“你值得”;一半存基金,明年谁考上谁领,既保住面子也保住里子。 红包本是祝福,别让105块变成亲情裂缝。 老人想公平没错,但用红包惩罚大女儿,只会把下一代也拉下水。 真要解扣,不如周末开个小会,把积分、鞋子、红包全摆桌上聊开——毕竟,超市小票能撕,亲情撕了可粘不回去。
3万红包说没就没,只因105块鞋钱。 外孙考上国防科大,外婆当场把红包撤回,转头
微风轻拂世界
2025-08-06 18:17:02
0
阅读: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