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周恩来最后一次做政府报告,89岁的朱德非要站立作陪,周恩来病魔缠身,

寻墨阁本人 2025-08-06 13:31:31

1975年,周恩来最后一次做政府报告,89岁的朱德非要站立作陪,周恩来病魔缠身,身体虚弱,朱德太想替周恩来分担工作了,可政府报告又不是他能做的,于是,只好站立作陪。   1975年代一次重要会议上,周恩来面色苍白两颊凹陷,刚从医院里赶来。大家都发现了一个细节,原本合身的灰色中山装,穿在他身上却显得有些宽大,显然瘦了很多。但唯一不变的是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走在主席台上,依然是一副精神头十足的样子。   但知道内情的老同志却暗暗为他捏一把汗,因为他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之前一直在医院治疗,因为这次会议实在太重要,他才强撑着病体出席。谁也没想到,这竟然成为了周恩来最后一次出席会议。   这一年他77岁,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他的心里百感交集。在座的邓小平内心十分担忧,在周恩来宣读政府报告时,大家都发现他的语速比以前慢了很多,嗓音也有些沙哑低沉,显然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此时,在大家都落座后,一个人却主动站了起来,他就是朱德。朱老总已经89岁,但身子骨比周恩来硬朗些,他实在太想替这个老战友分担些压力,但有些工作,必须的周恩来这个总理来做。朱老总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提供精神支持。他一直默默站着,陪周恩来读完了整篇报告。   周恩来的一生,为党和人民奉献了全部,即使他离开了这么多年,老百姓依然怀念着他。年轻时的周恩来看上去文质彬彬,像个弱不禁风的文弱书生,但实际上他身上的精神力量比谁都强。   70年代的一次外交场合,日本大使向他请教为什么工作起来这么干劲十足。周恩来微微一笑说,中国革命是从血与火中走过来的,无数人倒下了,活着的人就要把他们的担子接过来,所以我才要加倍努力工作。   抗战时期,周恩来在武汉的时候,完全是拼着命在工作。当时日军即将到达汉口,他却迟迟不肯走,抓紧时间发表了一篇号召抗战的社论,组织其他同志撤离,直到这些都忙完后他才想到自己。武汉被日军攻占的最后一刻,他才开始撤离。   郭沫若在文章中回忆起了这段历史,他感叹地说,总理简直是个超人,工作起来几天几夜都不睡觉,但你和他谈工作,他又立刻精神百倍,身上好像有无穷的精力。   建国后周恩来依然坚持快节奏工作,一来到办公室就废寝忘食,根本停不下来。50年代的时候,淮河发生了严重洪灾,上千万亩农田被淹没,无数人失去了家园,周恩来为此着急得睡不着觉。   他紧急召集相关人员,在7天内开了11次会,而这7天,周恩来一口气都没歇过。最后拟订的治理方案,也是由他亲自修改的,连其中一个闸门的尺寸,他都要跟技术人员最终确认。 救灾期间,他每个月都要听取一次详细汇报,当时他手臂受伤,无法正常活动,他就让秘书替他将地图铺平,自己用好的那只手举着放大镜,一点点核对相关情况。   60年代国家粮食不足,为了不让老百姓饿肚子,他又开始连轴转,亲自统计粮食运调数量,给各省市一把手打电话,当天的工作不做完,他是绝对不会离开办公室的,熬夜通宵都成了常态。   正是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极大地损害了周恩来的健康,晚年的时候身体因为透支,变得非常虚弱,特别是癌症的侵袭,让他到身体情况极速恶化。但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在坚持工作,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   社会动乱时期,周恩来顶住巨大压力,尽力挽救那些被陷害的革命干部和科学家,有一次他连续2天没合眼,通宵熬夜联系各大军区,让他们将受牵连的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他的庇护下,很多重要干部和人才幸免于难。而为他们撑起一片天的周恩来,却只是简单地冲了一把凉水,然后又继续投入了新的工作中。   有人统计过,在1974年上半年的5个月时间里,他足足工作了139天,工作期间每天都超过12小时,甚至5天连续不眠不休。当时他百病缠身,癌症的疼痛时刻都在折磨着他,很难想象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这大概就是精神的力量吧。   早年的时候,周恩来曾经写过一首诗,当时他刚入党。他写到,革命要收获,是需要用鲜血去浇灌的。而他,将这份誓言贯穿了自己的一生,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周恩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再合适不过了。

0 阅读:420

猜你喜欢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