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戴旭大校曾说:中美两国一旦开战,美国有能力把中国的沿海城市全打烂,但

如梦菲记 2025-08-06 12:17:23

2016年,戴旭大校曾说:中美两国一旦开战,美国有能力把中国的沿海城市全打烂,但中国也可以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都消灭,中国作为一个第三世界,还可以向西转移,重新建立自己的家,而美国,将从此失去自己世界第一强国的宝座。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6年,中国空军大校戴旭在一次演讲中说了一句话,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他说,如果中美两国真的开战,美国可以用它强大的军事力量打烂中国的沿海城市,但中国也有能力彻底摧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   作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中国还有空间可以转移、可以重建,而美国一旦失去亚太影响力,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将不复存在,这句话看似极端,实际上背后是深刻的战略分析和对现实格局的清醒判断。   美国的确在军事技术上拥有领先优势,它在太平洋地区部署了多个航母战斗群,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宙斯盾舰、隐形战机以及遍布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   从冲绳到关岛,从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美军形成了一个环绕中国的军事链条,在表面上看,这样的布局足以在冲突初期对中国造成很大冲击,尤其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高度发达,人口密集,工业基础雄厚,一旦遭到打击,损失不容小觑。   但战争不仅仅看谁第一时间打得响,更要看谁能撑到最后,美国的这些军事基地距离本土遥远,后勤压力极大,从美国西海岸到亚太任何一个前沿阵地,补给线都绵延上万公里。   一旦爆发全面冲突,航母补给、弹药运输、燃料调配都会成为难题,而且美国全球都有战略任务,欧洲要应对俄罗斯,中东要维持能源控制,非洲也有存在需求,如果真的在亚太陷入消耗战,其它方向的部署很可能失去平衡,全球压力一夜加重。   相比之下,中国的战略纵深为战争应对提供了极大空间,虽然东部沿海是中国的经济重心,但中国广袤的内陆特别是西部地区,具备良好的资源基础和地理条件。   陕西、甘肃、新疆、四川这些地区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具备良好的防护能力,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储量丰富,已经建成的铁路、公路网络能迅速完成产业转移。   过去二十年,西部大开发不断推进,工业园区、物流枢纽、能源基地已经具备接纳东部转移的能力,中国具备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最基础的零部件到大型设备制造,中国不依赖他国供应链,自给自足能力强。   即使遭遇外部封锁,内部市场足够支撑一个庞大的经济循环,14亿人口的消费和生产需求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即使脱离全球贸易体系,中国也不会迅速崩溃,这正是戴旭所说“可以向西部转移,重新建立家园”的现实基础。   而对于美国来说,一旦在亚太失去立足点,影响力将迅速削弱,美军在亚太的存在不仅是军事投射,更是其全球霸权体系的支点。   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盟友对美国的依赖,建立在其能够提供安全保障的能力之上。   一旦美国失去在西太平洋的优势,这些盟友可能重新评估与美国的关系,转而寻求更加平衡或独立的外交策略,美国所依赖的全球联盟网络将出现裂痕,其世界领导地位也将遭到质疑。   从历史上看,中国不是没有经历过极端困境,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东部大片土地沦陷,政府机关和大批工厂迁往西南腹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依然坚持战斗八年,最终赢得了胜利。   那时的中国远比今天贫弱,依然靠着坚定的意志支撑了下来,今天的中国早已不同,工业基础扎实,科技进步迅速,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民众国家意识强烈,国防动员能力远超以往。   中美两国都是核国家,都具备强大的威慑能力,虽然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一旦受到毁灭性攻击,反击力量足以让对手付出代价,这种相互威慑,是现代国际战略稳定的基石。   戴旭之所以提出那样的判断,并非鼓吹战争,而是想说明,战争并不会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只是一方挨打,而是双方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尤其是美国,如果误判形势,轻率挑起冲突,不仅可能在战场上遭遇损失,更可能动摇国内政治、金融和社会稳定。   戴旭所说的这句话之所以被反复引用,是因为它点中了问题的要害,中国虽然在某些方面仍是发展中国家,但其国土广阔、体系完整、应对能力强,并不惧怕任何外部挑战。   美国的军事优势是现实,但在面对一个拥有坚强意志、战略纵深和完整体系的对手时,这种优势未必能够转化为胜势,中美之间的任何冲突,都必须建立在清醒理性基础上,否则后果将远远超出任何人的预期。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戴旭与美军“中国通”的战略对话》——戴旭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