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俄罗斯打核战,那是给自己找死。天宽地阔,放眼全球,只有俄罗斯才真正拥有打核战的最大优势,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几乎是中国两倍的国土纵深。和俄罗斯打核战,谁胜,谁负,不言自明。 俄罗斯的领土比冥王星表面积还大,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横跨11个时区,就算把全球所有核弹头都砸过去,也填不满西伯利亚的冻土和远东的森林。当年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折在俄罗斯的纵深里,现代战争更不可能例外。 俄罗斯的洲际导弹发射井藏在乌拉尔山脉的地下堡垒里,铁路机动的“巴尔古津”导弹列车能混在普通货运列车里横穿西伯利亚,核潜艇潜伏在北冰洋冰盖下,这些都让对手根本找不到瞄准的靶子。 就算侥幸摧毁莫斯科,还有叶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亚这些战略备份城市,甚至能把指挥中心搬到北极圈内的核潜艇上继续反击。 俄罗斯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专门针对广袤国土设计,陆基的RS-28“萨尔玛特”导弹射程1.8万公里,一枚就能把法国从地图上抹掉;海基的“北风之神”核潜艇携带16枚“布拉瓦”导弹,每枚导弹能分导6个核弹头,在鄂霍次克海发射就能覆盖美国西海岸; 空基的图-160轰炸机从摩尔曼斯克起飞,1小时就能抵达英国领空。更要命的是,俄罗斯的核战略明确写着“当国家生存受威胁时,不排除首先使用核武器”,这种破釜沉舟的狠劲,让任何先发制人的打击都变成自杀行为。 核冬天的阴影更是悬在所有人头顶,就算只引爆100枚核弹,产生的烟尘也能遮挡阳光十年,全球气温暴跌20℃,农作物绝收,饥荒和疾病会比核辐射更可怕。 俄罗斯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家的核弹头可不长眼,美国的核武库同样能把地球翻个个儿。这种“相互确保摧毁”的机制,让核大国之间形成诡异的平衡:谁都不敢先动手,但谁都不敢真的解除武装。 俄罗斯的核武器不是摆设,而是保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真要撕破脸开打,就算某个国家能摧毁俄罗斯90%的核设施,剩下的10%也足够让整个文明倒退几百年。这种风险,任何理性的决策者都承担不起。 现在美俄虽然在乌克兰、叙利亚较劲,但核武器始终是双方不敢触碰的红线。在核时代,恐惧反而成了和平的黏合剂,毕竟谁都不想成为人类文明的掘墓人。
欧洲国家开始瑟瑟发抖了。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5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表示,俄罗
【12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