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狠人了!”黑龙江一女子凌晨5点熟睡时,突然被广场上传来的声响吵醒,她果断冲

大气磅礴展豪情 2025-08-06 03:34:22

“碰到狠人了!”黑龙江一女子凌晨5点熟睡时,突然被广场上传来的声响吵醒,她果断冲向广场,结果看到一群大妈放着音乐,在跳广场舞,女子吐槽:就是退休金发多了,并报警和大妈们硬刚,网友:能跳舞,但这也太早了吧! 凌晨五点哈尔滨某小区的宁静被突然打破,广场舞音乐穿透薄薄的窗户,将熟睡中的居民从梦中惊醒,一位年轻女业主再也忍受不了连日来的睡眠困扰,拿起手机拨通了报警电话。 民警赶到现场时,二十多位大爷大妈正跟着节拍舞动身姿,音响设备就放在离居民楼最近的石阶上,测量仪显示音量已经达到72分贝,明显超出了法定的晨间噪音标准。 面对民警的劝说,舞蹈队员们显得有些委屈:“我们也是为了锻炼身体,没想到会影响到大家。”这支广场舞队伍在此活动已有三个月之久。 起初他们的晨练时间是早上六点,但随着夏季到来,为了避开白天的炎热,开始时间悄悄提前到了五点。距离最近的住宅楼仅有15米,音响的声音很容易传进每家每户。 物业经理无奈地摊摊手:“我们已经接到好几起投诉了,前前后后调解了不下十次,但效果并不理想。老人们说这是公共区域,他们有使用权;年轻住户们说影响休息,要求彻底禁止,两边都有道理,我们夹在中间很难办。”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噪音扰民经劝阻无效后,执法部门可以对组织者进行警告甚至罚款,但在现实操作中,这类邻里纠纷大多还是以调解收场,真正开出罚单的情况并不多见。 在物业发布“晨间活动禁用扩音设备”的新规定后,事情出现了转机,几位较为年轻的大妈率先想到了解决办法——使用蓝牙耳机跳舞,她们每人花398元买了专业的运动耳机,通过统一的播放设备连接,既能听到音乐,又不会产生噪音。 这种“静音广场舞”模式并非哈尔滨独创,在北京朝阳公园、上海人民广场等地,都能看到戴着耳机集体跳舞的身影,一些运动耳机品牌的销售人员透露,最近几个月团体购买量明显增加,主要就是广场舞团队在采购。 年轻住户们对这种新模式普遍表示欢迎,在小区业主群里,不少人为“静音广场舞”点赞,甚至有人主动提议众筹购买耳机。“只要不影响我们休息,老人们愿意怎么锻炼都行,大家住在一个小区,相互理解最重要。” 然而问题的根源可能更加深层,老旧小区普遍面临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的困境,居民的健身需求与有限的场地之间存在矛盾。 一些新建小区在规划时会专门设置健身广场,并与住宅楼保持足够距离,但对于已建成的老小区来说,改造空间十分有限。 这场因广场舞引发的邻里纠纷,最终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了缓解,虽然无线耳机并非完美解决方案,但至少为类似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平衡不同群体的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在有限的公共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仍然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或许真正的和谐不在于完全消除分歧,而在于寻找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当大爷大妈们戴上耳机继续她们的晨练,当年轻人们重新拥有安静的睡眠,只要相互理解,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网友热议: “上班族睡个觉容易吗?5点就开跳,这是要修仙啊!” “不是不让跳,但能不能晚点?6点半以后不行吗?” “我们小区也这样,报警三次了,大妈们照样我行我素……” “老年人早起锻炼很正常,年轻人熬夜玩手机的时候怎么不说?” “跳广场舞是老年人的社交方式,总不能让他们憋家里吧?” 信源:法治进行时 2025年8月3日

0 阅读:0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