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十四亿人?”美国大使放下狠话: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四

柳淮蕊 2025-08-06 01:49:25

“饿死十四亿人?”美国大使放下狠话: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四亿人挨饿受穷!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这位大使名叫伊曼纽尔,这人可不是省油的灯,他早年在克林顿政府当高级顾问,后来还给奥巴马当过白宫幕僚长,芝加哥市长任上,更是以铁腕手段著称。 2022年拜登把他派到日本当大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让他来当“亚太遏华急先锋”的。 他上任以来,三天两头在钓鱼岛、南海问题上挑事,去年日本核污水排海时还替日本政府站台,被日本网友讽刺为“东京的太上皇”。 去年8月他就曾公开放话,要从粮食和能源两个方向“威慑中国”,这次不过是老调重弹罢了。 他之所以觉得中国缺粮,这就是源于美国政客的“认知偏差”了。 这些人总觉得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20%的人口,肯定是“寅吃卯粮”。 伊曼纽尔在讲话里特别提到,“中国耕地无法支撑14亿人口需求”,这完全是凭着主观臆断想出来的。 要知道2024年,我国的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远超联合国粮农组织400公斤的安全线。 更关键的是,小麦、稻谷两大口粮,自给率连续多年超过100%,库存消费比长期保持在30%以上,这意味着就算全国土地绝收一年,粮仓里的粮食也够吃一年。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显示,咱们的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达到7亿吨,智能化仓储管理水平全球领先。 而且很多人不知道,咱们的耕地保护,还有个“18亿亩红线”,这是写进《土地管理法》的约束。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耕地面积稳定在19.18亿亩,比红线还多出1.18亿亩,更厉害的是,咱们正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35年要把10.7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吨粮田”。 去年河南遭遇特大洪涝灾害,高标准农田里的小麦亩产照样超过1200斤,这就是科技保粮的威力。 有人就纳闷了,既然咱粮食够吃,为啥每年还要进口1.5亿吨粮食呢? 这里面学问可就大了,您想想,现在谁家饭桌上没点肉蛋奶,2024年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63公斤,这背后是庞大的饲料需求。 咱们进口的1.05亿吨大豆,90%以上都用来榨油和生产豆粕,豆粕是饲料的核心蛋白来源。 还有玉米,去年进口1364万吨,主要是补充饲料粮缺口。 另外像澳大利亚的软质小麦、加拿大的强筋小麦,这些是用来调剂品种的,咱们自己也能种,但从成本效益考虑,进口更划算。 现在关键问题来了,美国真能卡住咱们的脖子吗? 咱看看全球粮食贸易格局就知道了,2024年全球大豆贸易量1.82亿吨,咱们进口1.05亿吨,占了近60%。 但巴西一家,就占了全球大豆出口的58%,美国只占21%。 去年咱们从巴西进口大豆7465万吨,美国只有2213万吨,就算美国全面断供,巴西、阿根廷的大豆船,都排着队往咱们这儿开。 玉米方面更有意思,2025年巴西玉米对华出口,预计突破4000万吨,美国玉米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从三年前的34%跌到15%。 如此看来,要是美国断供,最后遭殃的还是他们自己家的农民。 毕竟中国是美国大豆第二大买家、玉米第四大买家,2024年美国农民每出口5吨大豆,就有1吨卖给中国。 要是真断供,美国大豆价格至少暴跌30%,中西部农场主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更讽刺的是,美国农业带的议员们早就坐不住了,上个月堪萨斯州的参议员,还在国会质问农业部长:“中国买我们的大豆是给猪吃的,你们却要断供,难道让我们的农民喝西北风?” 其实伊曼纽尔这套“粮食威胁论”,本质上是冷战思维的产物。 他不知道的是,咱们早就构建起“三位一体”的粮食安全体系:既有年产7亿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又有覆盖全国的储备调控网络,还建立了多元化的全球供应链。 去年俄乌冲突引发全球粮荒,咱们的小麦价格波动不到5%,这就是体系的力量。 奉劝某些美国政客,还是多看看中国的发展报告,别再做“饿死中国人”的春秋大梦了。 历史早已证明,任何想通过粮食卡脖子的企图,最终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