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予上将的许世友问已经从事外交工作的耿飚,“要是你还在军队得授啥军衔

熹然说历史 2025-08-06 00:20:54

1955年,授予上将的许世友问已经从事外交工作的耿飚,“要是你还在军队得授啥军衔?”耿飚回道:“怎么着也要比你高吧! 1955年授衔典礼后,两位传奇将军的一次闲聊,却成了军史上的经典对话。获封上将的许世友好奇发问,已转入外交战线的耿飚竟敢豪言”比你高”。这句话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底气与传奇? 事情发生在1955年,那时国家正在组织为开国将帅进行授衔,这也是对他们戎马一生成绩的肯定。那一年的9月27日,中南海紫光阁内灯火辉煌,许世友被授为上将军衔,其中上将有55名,许世友位列上将第六名。而此时的耿飚,却远在万里之外的瑞典斯德哥尔摩,身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大使。 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耿飚虽然当时保留着军籍,却因担任大使与军衔擦肩而过,按照耿飚当时的职务和历史上的功绩可授予上将军衔。这让耿飚成了一个特殊的存在,也为后来那场有趣的对话埋下了伏笔。 两人的友谊可以追溯到战争年代。许世友早年在少林寺生活过,手上也有相当的功夫,他在听说耿飚是一个高手后,就想要和耿飚比试几招。不过耿飚为人低调,婉拒了比武邀请,但两人却因此成了好朋友。说起来,这两人都算得上是我军中的传奇人物,一个是从少林寺走出的”大刀将军”,一个是被称为”耿猛子”的勇将。 几年后的一次聚会中,许世友突然意味深长地问道:“如果1955年,能给你授个军衔,你感觉授啥军衔合适?”耿飚对此笑而不语,毕竟木已成舟,说得再多也只是假设。可是,许世友却锲而不舍,非要他说说自己的想法。 面对老友的追问,耿飚想了想,笑着回答:“别的不敢说,肯定比你高!”这话一出,许世友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伸出手指着他说道:“老耿啊老耿,几十年了骨子里还是不服输”。 耿飚敢这么说,其实是有底气的。耿飚于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三军九师参谋、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红一军团一师参谋长,参与长征。在长征中,他率领的红四团作为先锋团,血战湘江,为中央红军突破封锁线立下大功。遵义会议后,耿飚升任红一军团一师参谋长,参加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著名战役。 而许世友虽然也是战功赫赫,但他的军旅生涯起步相对较晚。许世友红军时历任敢死队队长、师长、军长;抗日时历任副旅长、胶东军区司令,多次挫败日军”大扫荡”;解放战争时任山东兵团司令员。从资历上看,耿飚确实比许世友要老一些。 在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担任第三野战军山东兵团司令员,而耿飚则是第一野战军19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按职务级别来说,两人差不多,但考虑到耿飚更早的参军经历和在红军时期就已经是师级干部的资历,他说”比你高”倒也不算狂妄。 不过话说回来,他之所以会说出这句话,一来正应了许世友所言,耿飚是个骨子里不服输的人;二来则是许、耿二人关系极好,深厚的革命战友情谊让他们互为知己,彼此开两句玩笑话也无可厚非。 耿飚当年没能授衔,还真是命运的安排。1950年初,耿飚开始了长达近20年的外交生涯,先后担任中国驻瑞典王国大使兼驻丹麦、芬兰、挪威公使,驻巴基斯坦大使,驻缅甸、阿尔巴尼亚大使,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担任过6国大使、公使的外交官。他在外交战线上的表现同样出色,“耿飚敢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是个好大使。”——毛泽东的评价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意思的是,耿飚的这句狂言后来竟然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现实。1981年3月,耿飚担任了国防部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唯一一位没有授予解放军军衔的国防部长。从级别上说,国防部长确实比上将要高。 这个巧合让人不得不感叹历史的有趣。当年耿飚因为转入外交战线错过了授衔,许世友成了开国上将。几十年后,耿飚成了国防部长,从行政级别上确实”比许世友高”了。当然,这种比较本身就很有趣,因为军衔和行政职务是两套不同的体系。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位老将军的友谊,更是那一代革命家的豪迈气概。他们为了国家的需要,可以放弃个人的荣誉,在不同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无论是戎马生涯中的冲锋陷阵,还是外交战线上的斗智斗勇,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风范。 一句玩笑话,折射出老一辈革命家的豪情与友谊。历史总是充满巧合,耿飚最终真的”比许世友高”了。你觉得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欢迎留言分享你对这段军史佳话的看法!

0 阅读:36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