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3个志愿军被美军一个连团团包围,就在美军即将冲上我军阵地时。突然,一

熹然说历史 2025-08-06 00:30:46

朝鲜战争中,3个志愿军被美军一个连团团包围,就在美军即将冲上我军阵地时。突然,一个炊事兵跳进了战壕,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慌,全部听我指挥。” 1951年10月,朝鲜战场硝烟弥漫,天德山下一场生死搏斗即将上演。当美军一个连将3名志愿军战士团团包围,胜负似乎已定之时,一个平时负责做饭的炊事兵突然跳进战壕,扭转了整个战局。这个人就是温信,一个用生命诠释”人民军队人人都是战斗员”的普通英雄。 温信是志愿军139师417团2连的给养员,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炊事兵。在朝鲜战场上,由于后勤补给困难和敌机频繁轰炸,炊事兵不仅要负责部队的饮食,还要承担运送弹药、救护伤员等多重任务。每天凌晨,当战友们还在睡梦中时,温信就要起床准备热食,背着沉重的炊具在崎岖山路上穿行。 那是1951年10月的天德山战役期间,美军为了在停战谈判中获得更多筹码,发动了猛烈的”秋季攻势”。美军以105和155榴弹炮为主的约百门火炮同时轰击志愿军阵地,上百架战机在空中投掷凝固汽油弹和火箭弹。整个战场被炮火翻了个遍,原本坚固的工事变成了一个个弹坑。 在346高地北侧的无名高地上,志愿军417团2连经过多日激战已伤亡殆尽,阵地上只剩下一个机枪组和3名战士。面对美骑兵8团一个连的猛烈攻势,这几名志愿军战士已经无力阻止敌人。美军士兵在坦克掩护下,排成散兵线向山头冲来,胜负似乎已经没有悬念。 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突然有一人跳进战壕,拿起牺牲战友的轮盘枪,高声喊道:“现在都听我指挥,跟美国鬼子拼了!”这个人就是温信,他本来是带着炊事班前来运送弹药和救护伤员的,但看到危急形势,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战斗。 话音刚落,他身后又有一群人扔掉担架,冲进阵地。这些平时负责做饭的炊事兵,此刻都变成了勇敢的战士。他们手里拿着铁锹、菜刀,身上的背包里装满了手榴弹。 此时冲在最前面的美军距离堑壕已不足20米。温信迅速判断形势,指挥炊事班投出了120多颗手榴弹,但仍然没能阻止美军。部分美军已经跳进堑壕,战斗进入白刃战阶段。 面对逼近的敌人,温信展现出了无畏的英雄气概。他端起机枪顺着堑壕猛扫,一口气打光所有子弹,然后扔掉机枪端起刺刀勇敢地冲了上去。在激烈的肉搏战中,这位普通的炊事兵用自己的生命为战友争取了宝贵时间。 一番苦战后,美军退了下去,温信中弹牺牲。但战斗并没有结束,炊事员姜锡荣接过指挥权,继续带领大家坚守阵地。在温信精神的感召下,炊事班越战越勇,接连打退美军一个连4次冲锋。 当弹药即将用尽时,这些炊事兵想出了最后的办法。他们往弹药箱里装满石头,手握最后8颗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美军再次逼近时,手榴弹和装满石头的弹药箱一起飞向敌群,随后志愿军炊事兵们手提铁锹冲了出来。 这场面彻底震撼了美军。这些经历过二战的老兵被吓住了,他们显然不想进行肉搏,转身就跑。谁能想到,一群平时做饭的炊事兵,竟然能把装备精良的美军打得落荒而逃。 2连炊事班与美骑兵8团3营1个连反复搏杀8个小时,毙伤敌60余人,奇迹般守住了346高地北侧无名高地。这场看似不可能的胜利,创造了朝鲜战争史上的传奇。 战后,417团2连炊事班立集体一等功,授予”二级英雄班”荣誉称号。温信和他的战友们用鲜血诠释了什么叫”人民军队人人都是战斗员”。他们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整个志愿军,成为激励广大官兵的光辉典范。 这场胜利的意义远超一个高地的得失。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仅在战斗部队中有英雄,在后勤保障部队中同样有可歌可泣的英雄。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共涌现出30余万名功臣,其中英雄、模范410余人,温信和炊事班的战友们正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杰出代表。 温信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英雄,每一个岗位都可能成为战场。这些平凡岗位上的英雄,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和平的钢铁长城,为朝鲜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不朽贡献。 70多年过去了,温信和战友们的英雄事迹依然让人热血沸腾。这个平凡炊事兵的不平凡壮举,你觉得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在和平年代,我们又该如何传承这种”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精神?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