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一年(1638),农民起义陷入低谷,张献忠投降,李自成仅带18骑逃入商洛山,孙传庭与洪承畴们成功在即。可就在这时,为抵御入塞清兵,朝廷把孙洪与强悍秦军调往抗清前线,结果给了李自成东山再起的机会。 后来清军退走,孙传庭建议放秦军回陕剿寇,他认为“秦军不可留也。留则贼势张,无益于边,是代贼撤兵也”,但朝廷不准,再次给了李自成们机会。 接着,因遭兵部尚书杨嗣昌打压,自己又耳聋了,孙传庭借病请辞,哪曾想在杨的挑拨和崇祯昏聩下,这位让李自成们得了恐孙症的明末顶级大帅,竟被下狱,关了整整两年半。 其间,农民起义风云再起,张献忠与罗汝才们重扯反旗;李自成更纵横于中原大地,下洛阳围开封锐不可当,而那前线督师的杨嗣昌,也在惨败中忧病交加一命呜呼。唉,早派孙传庭率秦军回去,不至于此吧。 那崇祯呢,没办法了,又想到了孙传庭,赶紧放他出来,给其兵权,盼其再败“贼寇”。就这样,孙传庭得已重新出山,率领十万人马据守潼关。 当时明朝也就三支队伍比较强了:吴三桂的关宁军,以守边抗清为重;左良玉部队,不仅越来越军阀,还被李自成打得做了缩头乌龟;也就孙传庭大军,既忠心又能打,堪称大明最后的支柱了。 那这时孙传庭实力,虽说已远逊李自成,但举措得当,把快要坍塌的大明再撑一段时间,还是没问题的。而他也清醒认识到,现在不宜速战,应“苦持久娴习,以乘贼之饥疲,乃可取胜”。 可崇祯不这样想呀,他一再催促孙传庭出关作战,尽快平定中原。没办法,孙只好遵令而行,结果汝城一战大败而回,继而又败亡于潼关。大明最后支柱轰然倒塌,王朝离灭亡也指日可待了。
崇祯十一年(1638),农民起义陷入低谷,张献忠投降,李自成仅带18骑逃入商洛山
白梦评过去
2025-08-05 23:19:58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