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不养?”湖南岳阳,一对夫妻因感情不和闹离婚,可到划分两个儿子的抚养权时,夫

烟雨评社 2025-08-05 18:13:50

“生儿不养?”湖南岳阳,一对夫妻因感情不和闹离婚,可到划分两个儿子的抚养权时,夫妻二人都拒绝抚养残疾的小儿子,嫌弃小儿子是累赘。双方在法庭上僵持不下,法院的判决结果令人意外。 2025年,湖南岳阳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案子。一对想离婚的夫妻,对财产分割毫无争议,都只想快点解脱,好尽快结束这场持续了二十年的婚姻。 可就在盖章签字的前一步,一个活生生的人,竟成了他们眼中的“烫手山芋”,两人天生残疾的小儿子,小熊。法庭之上,夫妻俩你推我我推你,谁都不想要这个“累赘”。 时间拨回到二十年前。龚先生和熊女士的婚姻,开头和大多数人一样,平平无奇。2005年相识,一年后大儿子出生,孩子健康,一家人的日子也算幸福。可是,命运在2013年拐了个弯。那年,他们的小儿子小熊出生了。 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再添一个儿子本是喜事。谁知,随着小熊慢慢长大,夫妻俩发现孩子有点不对劲,他一直不会说话,身体发育也慢得让人心慌。 去医院一查,诊断结果像一把重锤,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小熊被确诊为发育迟缓,后经评估为一级言语残疾。这意味着,他几乎没有沟通能力,生活也无法自理,需要家人长期、精心地照顾。 一个残疾孩子,足以压垮一个本就不富裕的普通家庭。照顾的疲惫和日渐干瘪的钱包,成了夫妻感情的砂纸,一点点磨掉了仅存的温情,争吵和矛盾越来越多。终于,在2023年,龚先生离家外出打工,夫妻俩自此开始了分居生活。同年,他第一次向法院起诉离婚。 当时,法院考虑到小熊的情况特殊,一个完整的家庭对他至关重要,便驳回了龚先生的请求,还派人上门调解。可法律的劝告,终究没能缝合人心里的裂痕。之后的两年,龚先生一直在外,过年都很少回家,只有熊女士独自在老家拉扯着两个儿子,夫妻关系名存实亡。 到了2025年,龚先生觉得分居已满两年,感情也再无和好的可能,便再次提起离婚诉讼。这一次,熊女士也同意了。在财产分割上,两人出奇地爽快,都表示没意见。法官本以为这案子能顺利了结,没曾想,真正的难题才刚刚开始。 大儿子当时已满18岁,抚养权不成问题。可一提到残疾的小儿子小熊,法庭上出现了荒诞的一幕:夫妻俩像是商量好了一样,都把孩子当成一个甩不掉的包袱,言辞激烈地指责对方才该负责。 生养孩子,在他们眼里仿佛成了一场抽奖。抽中健康的,皆大欢喜;抽到残疾的,就自认倒霉,只想赶紧扔掉这张“废票”。这种态度,让法官也感到棘手。 法官看得很明白,这案子早就不是离不离婚那么简单了,它直接关系到一个无行为能力的残疾儿童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龚先生和熊女士这种互相推诿的做法,不仅违背了为人父母的伦理道德,更是直接违反了法律规定的抚养义务。 如果法院强行把孩子判给任何一方,一个满心不情愿的监护人,只会把孩子看作负担,小熊未来的生活状况只会更糟,甚至可能“遭罪”。法律不该是离婚的绊脚石,但必须是未成年人的保护伞。离婚可以,前提是必须先妥善安排好孩子的未来。 最终,考虑到小熊的最大权益,2025年8月4日,岳阳县人民法院再次驳回了龚先生的离婚请求,判决书里,法院也说得很重:真正的爱,不是看孩子健康就疼,有病就嫌,而是在他最需要你的时候,给他最坚实的依靠。婚姻自由,绝不能建立在抛弃子女责任的基础上。 判决下来,龚先生和熊女士都表示服从。可一纸判决,捆得住婚姻的形式,却捆不住早已疏离的人心。这个靠法律强行维系的家,未来的走向依旧迷雾重重。 信源:河南经济报——《夫妻均同意离婚却因不愿养残疾儿子被法院驳回,法官:父母不能推卸抚养责任》

0 阅读:67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