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时期,太子杨勇被废后,每天爬到树上朝着皇宫的方向大喊:“父皇,我冤枉啊!”有一天,隋文帝隐约听见了杨勇的声音,问身边的杨素:“废太子在喊什么?” 杨素回道:“废太子得了疯病,大夫说治不好了。
开皇十九年的冬日,雪花敲打着东宫的窗棂,太子杨勇裹着厚实的狐裘坐在房中,晋王杨广派来的耳目日夜窥探太子府的举动,记录着最普通的日常起居琐事。
他已经做了近二十年太子,为国事殚精竭虑,如今面对这样刻意的挑剔与构陷,心中既愤怒又无可奈何。
突然,重重的脚步声伴着铠甲碰撞声直闯而入,越国公杨素带着禁军闯进了太子的房间,杨素的目光扫过室内,嘴角挂着一丝嘲讽。
他以查看杨勇是否私铸铁符镇宅为名而来,目光却落在一本被太子细心研读的《齐民要术》上,杨素不由分说一把抓起,厉声斥责太子违背书中提倡节俭的宗旨,质问太子元妃去世后却在府中与姬妾作乐是否合乎人伦孝道。
东宫原有的侍卫几乎都被撤换成越国公带来的人马,当杨素扬长而去后,心腹姬威惊恐地提醒杨勇,明日朝堂之上杨广的人将借天象发难。
次日殿里空气凝重,太史令袁充捧着浑天仪,不敢抬头看皇帝和太子,他声线微颤地禀报昨夜天象“荧惑守心”,象征东宫有乱臣贼子。
这纯属捏造的灾祸之兆让杨勇震惊,情急之下,他上前辩解,提及自己多年为国分忧,为迁都洛阳彻夜绘图的辛劳。
隋文帝杨坚端坐龙椅之上,望着儿子因焦灼而日渐憔悴的面容,似乎有言语堵在喉间,恰在此时,杨广的母亲独孤皇后突然现身,冷酷地提醒皇帝太子元妃死因不明,太子行径有损皇家体面,根本不配继承江山社稷。
杨素趁机呈上一卷密密麻麻记录东宫每日用度的竹简,痛斥杨勇竟一日耗费三百斤木炭,远超平民所需,奢侈无度令人痛心。
杨勇辩解无果,只能眼看着父亲神情日益阴冷,老皇帝日益昏聩,偏听谗言,让这个曾为国尽忠的太子陷入彻骨之寒。
几个月后,杨勇最终被废黜,囚禁于府院深处,他曾不顾一切地冲出大门,向着母亲独孤皇后宫殿的方向凄厉呼喊她的称谓,力诉冤枉并预言她终将后悔。
这一幕恰被路过的杨广亲眼目睹,新太子冷冷打量着亲兄长发丝凌乱的绝望惨状,低头从容整了整自己的玉带,唇边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得意。
幽禁岁月里,杨勇每隔几天都会爬上旧东宫最高的槐树,向着杨坚的宫殿疯狂呐喊:“父皇,儿臣冤枉,求您见儿臣一面!”
声嘶力竭的呼喊穿过层层宫墙,在冬夜清晰回荡于空旷宫廷,仁寿宫里衰老的杨坚隐约听见了宫墙外的喊声,皱眉询问侍立身旁的杨素:“废太子在呼喊什么?”
杨素微微垂首,语带悲悯地回奏:“陛下,废太子癫狂日久,终日胡言乱语,臣请医官看诊,都说他这病药石无灵了。”隋文帝杨坚沉默不语,只凝望东宫上方缠绕不散的云雾,心绪复杂难言。
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离奇病逝,杨广立即假传父皇“赐死”杨勇的遗诏,逼迫兄长饮下毒酒自尽,杨勇的子女们也在新帝冷酷的清洗下相继被杀,一个幸免于存的都没有。
早年,皇帝曾以前世天子因宠妃众多、嫡庶争斗而废立亡国的历史教训为鉴,自豪地对大臣宣称:“朕身旁无姬妾侍奉,五子同母,真可谓兄弟,怎会有此忧患呢?”然而他这五个亲生的儿子最终尽数死于非命。
杨坚自豪宣告的“同母五子”在权力和野心的碾压下彻底瓦解看,杨坚以亲身家族的毁灭,为后世留下了权力的本质。
它冰冷噬人的獠牙,在父子至亲的悲剧里格外刺眼,成了历史镜中最彻骨的一抹反光,曾经温暖的骨肉亲情,竟也能异化为最残酷的刀刃。
用户12xxx53
杨广下场怎么?一样死无全尸,皇权无情,天道好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