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的王银吉把家里最后一头骆驼牵到集市,不顾母亲哭红的眼和妻子金玉秀攥皱的围

波览历史 2025-08-05 00:16:21

31 岁的王银吉把家里最后一头骆驼牵到集市,不顾母亲哭红的眼和妻子金玉秀攥皱的围裙,凑够 1.8 万块钱,拉着父亲王天昌钻进了腾格里沙漠。 两间半地下的地窝子刚挖好,村民的哄笑声就跟着风沙飘过来,王银吉抹了把脸,沙砾在下巴划出白痕:“等着吧,这沙子早晚会谢咱。” 地窝子是真能捂死人的地方。往下斜挖两米深,十平米的空间隔成三间,沙土炕一烧就烫得直蹦,刮风时沙尘能把门缝堵实。 王天昌带着王银吉试了三个月,麦草方格刚扎出个模样,一场沙尘暴过来就掀翻大半。爷俩跪在沙地上重新铺草,掌心被麦草勒出红印,血珠滴在沙里瞬间就隐没了。 王银吉后来琢磨出个法子,把母亲纳鞋底的锥子磨尖了戳草,效率倒快了不少,这就是后来 “沙木枪” 的雏形 —— 一头铁锹刨坑,一头铁钻打眼,两头轮换着用,坑壁能少塌三成沙土。 最开始种树全凭撞大运。王银吉骑着摩托车跑几十里地,从八步沙林场背回梭梭种子,在自家地里育苗时,苗床被风沙埋了五次。 2001 年春天总算栽活两百棵,他每天跪着用塑料勺浇水,一勺一勺往根上淋,那点水洗完菜又洗手,最后全进了树坑。 有次夜里起风,父子俩裹着被子趴在沙坡上护苗,天亮时浑身结着沙壳,像两尊会喘气的泥塑。就这样试了四年,才摸透毛条要埋六十厘米深,花棒得斜着栽才抗风。 2005 年的端午,沙漠里的梭梭刚冒绿芽,14 岁的王志军没能熬过脑干胶质瘤。孩子临终前攥着王银吉的手,说想看沙漠变绿,这话后来成了地窝子里的念想。 王天昌把孙子生前种的那片梭梭围起来,每天拄着拐杖去看,枯枝上的新芽能数出多少颗。转年夏天,王银吉在沙坡上中暑晕倒,金玉秀疯了似的往他头上浇沙,哭喊声混着风声滚出老远。 等他醒过来,妻子抱着他的胳膊,指节捏得发白:“儿子没了,你再倒下,这林子给谁看?” 那之后治沙的节奏更疯了。天不亮就往沙漠里钻,午饭是带着沙粒的面条,用沙子擦完锅接着干。王银吉发明的 “沙木枪” 派上大用场,铁钻打眼时能省下一半力气,母亲李兰英还在把手上缠了布条防磨。 2008 年当地林草局给盖了护林房,王天昌非要在墙上留个小窗,说能看见当年地窝子的方向。瞭望塔建起来那年,老人爬上去数了一整天,说看到的绿比村里所有庄稼地加起来还多。 外人总说他们傻,可沙地里的变化骗不了人。2013 年成为护林员时,王银吉账本上的树已经能排到沙漠深处十二公里。 梭梭的根在地下织成网,花棒开的紫花能引来蜜蜂,有次他在草方格里捡到野鸡蛋,愣了半天不敢碰。这几年志愿者来得多了,年轻人用手机拍视频,说这是 “最硬核的沙漠改造”。 宁夏中卫那边用机器扎草方格,一天能弄几百亩,王银吉还是习惯自己动手,他说机器扎的格子缺股劲儿,经不住腾格里的风。 现在瞭望塔上飘着五星红旗,治沙车斗里也插一面,红得像团火。王天昌胃癌手术后吃不下饭,还是每天往林子里走,用三弦琴弹自编的调子,歌词里说 “沙窝窝里能长金”。 金玉秀学会了用手机记录成活率,去年梭梭苗活了八成五,她给远在新疆的大儿子发视频,镜头里的绿浪能淹到膝盖。 风沙线往后退了多少,王银吉没算过细账。 他只记得刚进沙漠时,站在地窝子门口能看见远处的沙丘在动,现在望过去,那些沙丘早被林子吞了。 有次碰见当年笑话他的村民,那人蹲在沙枣树下摘果子,说家里的麦子再也没被埋过。王银吉没接话,只是往树坑里多浇了勺水,水珠渗下去的地方,新根正悄悄往外钻。 信息来源:愚公治沙!一家三代20多年在沙漠种出万亩林·央视新闻

0 阅读:2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