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果然没看错朝鲜,48小时内金正恩妹妹2次通告全球,美韩再败。 美国人递过来橄榄枝,韩国人摆好了会议桌。结果48小时内,朝鲜的回应直接砸在了他们脸上,一个被评价为“痴心妄想”,另一个则被定性为“白日做梦”。 这套组合拳打得又快又狠,让外界看愣了。这不像简单的外交发脾气,更像是一次算计好的战略宣告。朝鲜似乎想亲手告诉世界,半岛那套老游戏规则,该结束了。 先看美国那边的算盘。白宫放出风声,说特朗普还想跟金正恩叙叙旧,靠着当年的那点“私交”,把朝鲜重新拉回无核化的谈判桌。这提议听着挺有人情味,但在朝鲜看来,完全是异想天开。 金与正那边话说的很明白,领导人私交不错是一回事,但想用这个换掉国家安全,简直是做梦。毕竟谁都记得2018年新加坡那次握手,声明签得漂亮,可美国承诺的安全保障,一样都没兑现。 历史已经证明,没有约束力的承诺,关键时刻就是废纸一张。所以当美国再次尝试打出“感情牌”时,平壤的反应几乎是本能的,直接把这张牌给撕了,这套不管用。 韩国那边的动作,看起来更实在一点。他们打算利用主办APEC会议的机会,邀请金正恩出席,想搞个多边会晤的场面。这个想法的初衷,或许是想给紧张的局势降降温。 可惜,这个提议同样被朝鲜看穿了。韩国人畅想多国领导人齐聚一堂时,似乎忘了自家的领土上还部署着美国的战略武器,美韩联合军演的炮声也从未真正停过。 一手递邀请函,另一手却在磨刀。这种矛盾的做法,让韩国的“善意”显得特别廉价。在朝鲜看来,一个连自身防务都无法完全做主的国家,有什么资格来主持一场关乎地区和平的对话? 所以朝鲜的拒绝很干脆,他们不想陪着演这出戏。两次拒绝,看似针对不同对象,但背后的逻辑是同一个:任何不触及核心安全关切的提议,朝鲜都没兴趣谈。 那朝鲜认定的核心到底是什么?金与正的话已经挑明了:“拥有核武器已经成为朝鲜发展的事实”。这句话不是威胁,而是一种现实陈述。它意味着朝鲜对自己的定位,已经变了。 他们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需要通过谈判换取安全的无核国家,而是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必须被承认的既成拥核国家。这才是所有强硬姿态背后的真正底牌。 这事可以做个简单的对比。伊朗即便将浓缩铀丰度提炼得更高,却始终未曾迈出那最后一步。结果就是,它始终活在外部军事打击的阴影下,没有真正的安全感。 再看朝鲜,十几年前就搞了核试爆。如今面对拥有核武器的平壤,即便是强硬如特朗普,也只能停留在“嘴上说说”。这种差别,让朝鲜更加坚信,核武器是唯一靠得住的护身符。 这种想法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说白了,朝鲜发展核武器,几乎就是被美韩持续的军事压力一步步“逼”出来的。几十年的经济制裁和军事演习,让平壤时刻感到一种生存焦虑。 特别是拜登和尹锡悦政府上台后,美韩军事合作变本加厉,甚至美国的战略核潜艇都频繁停靠半岛。这种极限施压之举,不但未能使朝鲜屈服,反倒令其“拥核自保”的决心愈加坚定。 现在回过头来看,朝鲜的强硬就很好理解了。这是一种基于现实威胁的选择。任何要求他们开倒车、放弃这唯一安全保障的提议,在他们听来,都等于要求他们自废武功。 这场外交风波,也不只是半岛内部的戏。把视野拉远点,就能看到背后更深层的压力。特别是夹在中间的韩国,处境相当尴尬。 就在向朝鲜伸出橄榄枝之际,韩国刚刚与美国签署了一份新的关税协议。协议内容很具体:韩国要买美国上千亿美元的天然气,吃下美国卖不动的汽车和农产品,还得拿出三千五百亿美元去美国投资。 这份协议让韩国国内的专家直喊亏本。一边在经济上被“放血”,一边还得在军事上紧跟美国的步伐,这种对美的高度依附,让韩国在对朝政策上根本没有独立性,也难怪朝鲜看不起。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大的话题:美国在半岛折腾,最终目标到底是什么?不少观点认为,半岛的紧张局势,其实是美国用来遏制中国的一步棋。 从这个角度看,朝鲜的强硬立场,在客观上就起到了一个缓冲作用。它阻止了美国完全掌控半岛局势,也间接为中国的周边安全挡了一枪。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有人会说,朝鲜这次“没让中国失望”。 所以,金与正的两次通告,不只是外交上的回绝。它更像是一个清晰的信号,朝鲜正在单方面宣布,那种“极限施压”换“谈判让步”的旧剧本,已经结束了。 朝鲜已经把自己的底牌亮在了桌上,那就是既成的拥核事实。未来的半岛问题怎么谈,都必须以承认这个“新现实”为前提。美韩如果继续抱着旧思路,恐怕只会一次又一次地“一败再败”。
·今年朝鲜之所以主动和我们改善关系,八成是因为朝鲜可能已看出俄乌战争要结束了,一
【4评论】【2点赞】
用户15xxx51
人间第一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