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造C919等客机? ​因为自己造了之后会发现这玩意儿不值一亿条裤子,

森森视野 2025-08-04 12:15:20

中国为什么要造C919等客机? ​因为自己造了之后会发现这玩意儿不值一亿条裤子,顶多只值五千万条,这样可以省下五千万条来给自己的国人穿…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有尊严的活着的国家,并不多,中国算一个。 “一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的时代,中国不想再过了。 2008年立项那天,上海浦东的工棚里连暖气都没有,工程师裹着军大衣啃着冷包子,把C919的全尺寸金属样机一点点敲出来;十五年后,同一批人穿着短袖,在总装车间里看着第16架C919滑出厂房,机身铝锂合金在太阳下泛着国产底漆特有的蓝光。 这架飞机看上去只是比波音737略胖一点,可它能把中国每年白白送到西雅图和图卢兹的9000亿人民币订单截下一大半。2024年新加坡航展,C919拿下1200架海外意向订单,现场马来西亚机长摸着驾驶舱说“比A320neo安静”,那一刻,展台背后中国商飞的70后、80后工程师集体红了眼圈——他们还记得2017年首飞时,西方媒体那句“又一个只会烧钱的国家项目”。 烧钱是真烧了,国家前后投入数百亿元,可账不能这么算:C919目前60%的零件已经国产化,每卖出一架,就有约4亿人民币留在成都、西安、沈阳的飞机厂,变成工人工资、研发经费、数控机床和夜班食堂的鸡腿。航空工业有个铁律——投入1块,上下游能长出10块,2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因此吃上航空饭。更关键的是,它让每年毕业的8万航空专业学生看到了一条不靠外卖、不靠教培也能月薪过万的路。 有人担心发动机还被“卡脖子”,LEAP-1C确实还在机舱里轰隆隆,但国产长江-1000A已经在2024年装上运-20开始验证飞行,推力、油耗数据比国外同代产品还漂亮,适航审定一过就能换装。2027年,C919的国产化率要干到90%以上,届时整机成本还能再降10%,航空公司买国产飞机比波音空客便宜近千万美元,省下来的钱足够多开几十条西部小机场航线——在川西高原修一条高铁要凿穿十几座雪山,而一条1800米的跑道就能让C919把山里的松茸直接运到上海外滩。 别小看这些跑道。中国还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民航局规划到2035年新建450座支线机场,C919及其后续机型至少能吞下其中一半运力,几十万个机务、空管、地服岗位就这么长出来了。到那天,月薪三千的年轻人可以去修飞机而不是去送外卖,月薪一万的父母也能舍得带孩子去海南看海——产业升级不是PPT,就是一个个钱包鼓起来的普通人。 从1970年运-10遗憾下马,到2025年C919累计安全载客超50万人次,中国用了半个世纪把“造不如买”的辛酸翻篇。现在轮到波音空客紧张:2025年浦东第二条总装线投产,年产150架的目标赫然写在商飞的计划表里。欧美适航证还在拖?没关系,东南亚和非洲已经递来橄榄枝,印尼翎亚航空、尼日利亚和平航空的飞行员正在中国培训,他们学会的第一句中文是“欢迎登机”。 飞机飞出去的是航线,拉回来的是尊严。当你下次坐进C919,座椅口袋里的安全卡片写着“中国商飞”,广播里传来“我们的飞机已抵达北京大兴”,你会明白为什么要造它——不是为了争一口气,而是为了让中国人都能坐上自己造的飞机,去更远的地方,过更好的生活。 对此怎么看?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2025-07-29《C919第二条总装线即将投产,年产能将提升至150架》;新华社2025-06-27《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不仅要造大飞机,还要造更大的飞机》;中国科技网2025-06-27《C919国产化率2027年将超90%,长江-1000A发动机进展迅速》

0 阅读:0
森森视野

森森视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