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的可怕!”浙江杭州,一8岁岁男孩因不愿意做作业,被父亲带到乡下搬石头,从早上

沐语纪史 2025-08-04 02:40:34

“强的可怕!”浙江杭州,一8岁岁男孩因不愿意做作业,被父亲带到乡下搬石头,从早上8点搬到下午4点,本想治治懒劲,结果人家连搬3天依旧干劲十足,最后老爸自己先懵了:这到底是谁教育谁?

杭州林爸爸最近火了,原因让人哭笑不得。8岁儿子拒绝写作业,他决定用"搬石头"来治治孩子的懒病。结果三天下来,孩子越干越起劲,反倒是当爸的先投降了。

这事发生在一个周末,林爸爸看着儿子又在为作业发脾气,灵机一动:"既然你觉得写作业累,那就去体验真正的累。"

第二天一早,父子俩开车到了郊区的工地。林爸爸指着一堆石头说:"今天你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石头搬到那边去,干完了再谈写作业的事。"

本以为孩子会哭闹抗议,没想到小家伙撸起袖子就开始干。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中间只休息了半小时吃午饭。

更让林爸爸意外的是,第二天孩子主动要求继续搬石头。第三天下雨,孩子穿着雨衣照样去工地报到。

林爸爸彻底懵了,原本想让孩子知难而退的"惩罚",怎么变成了孩子的游戏?

第三天晚上,孩子无意中说出了答案:"搬石头能马上看到成果,一堆变两堆,很有成就感。写作业就像往黑洞里扔东西,永远看不到头。"这句话让林爸爸恍然大悟,孩子不是懒,而是缺乏即时反馈。

搬石头这件事,每搬一块都有进展,每个小时都能看到明显变化。但写作业呢?做完一页还有十页,背完一课还有整本书,孩子看不到终点在哪里。

林爸爸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他发现儿子其实很聪明,在搬石头过程中能自己总结规律、优化方法,说明孩子并不缺乏学习能力。

回到家后,林爸爸尝试改变作业模式。把一周的作业分解成每天的小目标,完成一项就在纸上画一个勾。把背诵任务变成录音比赛,让孩子给爷爷奶奶"表演"。

数学题不再一口气做20道,而是分成4组,每组5道,做完一组可以休息10分钟。语文作文也不要求一次写完,先写开头,再写中间,最后写结尾,每个部分完成后都有小奖励。

这样调整后,孩子的作业态度明显改善。虽然总时间没有减少,但孩子不再抗拒,甚至有时会主动提前完成。

有人佩服孩子的毅力,认为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也有人质疑这种教育方式,觉得让孩子搬石头有些过分。

我们总是要求孩子延迟满足,却忘了他们也需要成就感的及时反馈。如果能把学习任务设计得更像游戏,让孩子在每个小环节都能获得成就感,学习的积极性可能会大不相同。

与其强迫孩子适应枯燥的学习方式,不如想办法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孩子的"不听话"往往不是故意对抗,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需求。如果我们能读懂这些信号,教育效果可能会好很多。

网友热评:

“这娃是块硬核材料!”

“我们当年躲着干的活儿,现在成娃的‘户外兴趣班’了!”

“吃苦教育翻车现场”

“爹用20年前的法子治10后娃,结果被娃反向军训!”

“不是娃懒,是作业太像‘无底洞’!搬石头好歹堆一堆就有成就感,写作业写完一页还有十页…...”

“教育真不是流水线”

“有人刷题上瘾,有人搬砖来劲,非逼喜马拉雅山长椰子,何必呢?”

你家娃有没有哪种“偏门技能”让你哭笑不得?比如宁可洗十双鞋也不写作文?欢迎晒娃的“神操作”,那些年,你本想治娃,反被娃治服的瞬间! 评论区等你翻车实录!

信息来源: 闪电新闻《8岁男孩不愿做作业被罚搬石头 爸爸:强得可怕 连搬三天还认为自己可以》2025年3月14日

0 阅读:0
沐语纪史

沐语纪史

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