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在中医多与肺热、胃肠湿热、血瘀痰凝等相关,外治以清热解毒、燥湿消肿、散结止痒

飞翔说健康 2025-08-03 19:36:37

痤疮在中医多与肺热、胃肠湿热、血瘀痰凝等相关,外治以清热解毒、燥湿消肿、散结止痒为核心,以下几个简单易行的中医药外治小方,可供参考:

1. 颠倒散(经典外用方)

组成:大黄、硫磺各等份(如各10g)。

用法:将两药研成细粉,加适量凉开水或蜂蜜调成糊状,每晚洁面后涂于痤疮处,次日清晨洗净。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杀虫。适用于痤疮红肿、有脓疱,或伴皮肤油腻者(湿热型痤疮)。

2. 枇杷叶洗剂

组成:枇杷叶30g,桑白皮20g,黄芩15g,野菊花20g。

用法:上药加水1000ml,煮沸后小火再煮15分钟,放凉后过滤取药液,用纱布蘸药液湿敷痤疮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

功效:清肺热、解疮毒。适用于痤疮以额头、鼻周为主,伴口干、心烦(肺热型痤疮)。

3. 马齿苋蒲公英湿敷方

组成:马齿苋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20g。

用法:上药加水800ml,煮沸后关火,焖10分钟,放温后用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抗炎。适用于痤疮红肿明显、有小脓疱,或伴轻微疼痛者。

4. 皂角刺醋调方

组成:皂角刺15g,醋适量(陈醋或米醋)。

用法:皂角刺研成细粉,加醋调成糊状,点涂于痤疮结节或囊肿处(避免涂正常皮肤),每日1次,睡前使用,晨起洗净。

功效:软坚散结、活血消肿。适用于痤疮日久形成结节、囊肿,质地较硬者。

注意事项:

1. 外治前需清洁皮肤,避免药液与破损皮肤直接接触(以防刺激)。

2. 皮肤敏感者,先用少量药液涂于耳后,观察24小时无不适再使用。

3. 外治同时,需忌辛辣、油腻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配合内调效果更佳。

若痤疮严重或反复发作,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

0 阅读:1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