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球专家都说安-225再也造不出来了? 安-225是苏联当年举国之

御疆聊军事 2025-08-03 06:11:57

为什么全球专家都说安-225再也造不出来了?

安 - 225 是苏联当年举国之力造的空中火车,1988 年第一次飞上天,整个项目把全国最顶尖的资源都投进去了。

设计是安东诺夫设计局牵头,全国几百家工厂一起忙活,光是机身的钛合金零件,就用了当时最牛的焊接技术,连机翼的复合材料都得从东德进口。

这种举全国之力弄出来的大家伙,压根就没想着批量生产,苏联一解体,乌克兰接手的时候,第二架没造完的就扔在厂房里,连完整的生产体系都没留下。

最要命的是技术断了档,有些关键数据就装在老工程师脑子里,可这些人不是退休了就是不在了。

就拿机翼和机身连接的地方来说,上百个专利技术都断代了,现在的计算机模拟都算不出当年的应力参数。

更别说那 6 台 D-18T 发动机,单台推力 140 吨,生产线早随着苏联解体被炸没了,乌克兰自己都造不出来,想找别的代替?

从现实角度看,就算造出来也用不起,安 - 225 飞一小时光油钱就 6 万美元,合 40 多万人民币,比波音 747 贵 3 倍。

而且它对机场要求特别高,全球能停它的机场不超过 10 个,跑道得能承受 640 吨的重量,廊桥高度不够,连加油都得用特种泵车。

苏联当年造它,是为了跟美国比航天霸权,根本不考虑成本,可现在的世界讲究性价比,乌克兰想重启项目的时候,找过中国、土耳其谈合作,一算账发现,光是重建生产线就得投 200 亿美元,最后都不了了之。

2022 年俄乌冲突中,停在基辅机场的安 - 225 被炸毁,连最后一点念想都没了。

有人说这是 “时代的终结”,其实早在苏联解体时,它的命运就定了,一个只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终究敌不过市场规律和历史洪流。

现在再提造安 - 225,就像说要重建金字塔,不是技术上完全不可能,而是根本没必要,也没人能承担得起。

对此大家怎么看?

0 阅读:94

猜你喜欢

御疆聊军事

御疆聊军事

御疆喜欢聊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