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方向对乌军精锐空降突击团“斯卡拉”部队进行空袭,用滑翔制导炸弹消灭了乌军6个排的兵力。 俄军东部集群已经把乌军在南顿涅茨克的防线撕的四分五裂,即将全面抵达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 恰索夫亚尔的战略价值与战役代价 恰索夫亚尔作为顿巴斯北部制高点,控制着通往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的交通枢纽,俄军耗时16个月、清扫4200栋建筑才完全占领该城。乌军以7500人战死、仅50人被俘的惨烈代价抵抗,暴露其精锐部队的不可再生性——这些老兵曾经历巴赫穆特等恶战,如今消耗殆尽。 北约深度介入的实证与反制 波兰准将亚当·马尔恰克2024年3月被伊斯坎德尔导弹精准击杀于前线指挥所,成为俄乌冲突中首位阵亡的北约现役军官。此事撕开西方“顾问团”直接参战的遮羞布,俄军通过电子战锁定并斩首北约指挥节点,迫使波兰官方以“训练事故”掩饰。 乌军战力崩塌的连锁反应 “斯卡拉”突击团等10支精锐部队被全歼后,乌军被迫征召女囚填线,新兵训练周期压缩至两周。南顿防线崩溃导致锂矿资源区失守,俄军控制舍甫琴科村千万吨级锂矿,既切断乌经济命脉又强化自身战略储备。 无人机集群重塑战争规则 俄军2025年7月发射6297架天竺葵-2无人机(超2024年总和),单机携90公斤炸药实施“蜂群饱和打击”。乌军“爱国者”系统拦截率骤降至40%,日均1100人减员中过半由无人机造成,传统防御体系在芯片战争前彻底失效。 观点:恰索夫亚尔战役揭示现代战争核心逻辑——制高点争夺与火力密度已取代兵力规模成为胜负关键。俄军以“无人机海”消耗乌军最后精锐,用16个月验证“废墟重建优于占领”的战术哲学。而北约军官之死更暴露代理人战争悖论:西方既无法承受直接参战风险,又无力扭转战场颓势。此役后,乌东战场将加速向“资源控制型”战争演化,斯拉维扬斯克恐成下一张多米诺骨牌。
俄军在红军城的打法非常诡异,整场俄乌冲突中城市攻坚战就没见过这种打法!他跟巴赫
【49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