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 年 6 月,国军少将陈中柱战死后,头颅被日军割下带走。 陈中柱怀孕的妻子,带着女儿,冒死来到泰州,向日军司令当面索要丈夫的头颅。 王志芳把仅四岁的女儿陈璞紧紧搂在怀里,粗布褂子下,七个月大的肚子沉甸甸坠着。 陈中柱不是普通的军人。他是鲁苏皖边区游击第四纵队的司令,在苏北一带打了五年鬼子。 日军司令部的门槛比想象中高,卫兵端着刺刀拦住她们娘俩。王志芳挺了挺肚子,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楚:“我是陈中柱的女人,来要我男人的头。” 这话让卫兵愣了神,大概没见过怀着孕还敢闯虎穴的女人。 司令小林信男坐在太师椅上,看着眼前这个脸色蜡黄的女人。桌上的玻璃罐里泡着颗人头,正是陈中柱 —— 他前几天率队伏击日军运输队,身中数弹还不肯倒下,最后被刺刀挑穿了胸膛。 “你的丈夫,大大的坏。” 小林信男用生硬的中文说,手里把玩着军刀,“你想要回去?可以,跪下求我。” 王志芳没动,只是把女儿往身后藏了藏。陈璞吓得直哭,却死死攥着娘的衣角。“我男人杀鬼子是为了保家卫国,他的头,该留着全尸入土。” 她摸了摸肚子,“这里还有他的骨肉,你连死人都不放过,配当军人?” 小林信男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旁边的副官想上前动手,被他摆手拦住。他大概没见过这样的女人,明明怕得浑身发抖,眼神却像淬了火。那天陈中柱战死时,也是这样瞪着眼睛,直到断气都没低下过头。 最后日军把那颗头颅还给了她。王志芳用一块红布仔细包好,抱着女儿,一步一步走回乡下。路上遇见逃难的百姓,有人劝她:“一个头而已,犯不着拿命换。” 她只是摇头,红布里的分量,比她肚子里的孩子还重。 陈中柱下葬那天,王志芳没哭。她让女儿对着坟头磕了三个头,自己摸着墓碑说:“你安心走,孩子我会养大,教她们记住你是怎么死的。” 后来她生了个儿子,取名陈仲仁,意思是要记住父亲的仁义。 总有人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可王志芳偏要走到最前头。她不是不怕,只是在丈夫的骨气面前,恐惧变得不值一提。那些侵略者以为割下英雄的头颅就能吓住中国人,却不知道有种勇气,藏在女人的眼泪里,藏在未出世的孩子身上,比刺刀更锋利。 在那个年月,多少女人像王志芳这样,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国恨。她们没有枪,却用最硬的骨头,守护着民族的尊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41年6月,国军少将陈中柱战死后,头颅被日军割下带走。 陈中柱怀孕的
海边观潮客
2025-08-02 16:23:13
0
阅读:123
帅蛤蟆
中国女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