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曾说,在他离开台积电时,台积电董事长告诉他,你敢去大

芸霄记史 2025-08-02 15:17:45

[月亮]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曾说,在他离开台积电时,台积电董事长告诉他,你敢去大陆,那在台积电的这么多股票就不能拿了!可是张汝京却说,不要就不要!他说是家国情怀使他放弃一切回来报效祖国!   这份决定的根源,来自他父亲的临终嘱托。张汝京的父亲年轻时是一名炼钢工程师,亲眼见过旧中国工业落后的苦果。他常对儿子说,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为国家做点实事,把中国的工业基础建起来。   这番话在张汝京心里扎了根,成了他日后做出一切选择的动力。到了人生的巅峰时刻,他决定听从内心的呼唤,回到祖国,投身半导体事业。   2000年,张汝京来到上海张江,那里几乎是一片荒地。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当时落后世界至少二十年,核心设备被国外封锁,国内连像样的晶圆厂都没有,人才也极其短缺。   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几乎无解的难题。但他没有退缩,凭着在行业里几十年的口碑,他说服了一批海外华人工程师回国,组成了创业团队。   为了凑钱,他把美国的房子抵押出去,甚至通过各种渠道弄来二手设备。厂房刚建起来时,条件差到连空调都没有,夏天热得让人喘不过气,但他带着团队咬牙干下去。   在这样的条件下,张汝京和他的团队硬是干出了成绩。三年时间,中芯国际从无到有,迅速成长为全球第四大芯片代工厂。这个速度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   可就在事业顺风顺水时,台积电发起了一场专利诉讼,直接把中芯国际推到了风口浪尖。为了公司能继续走下去,张汝京选择了妥协,代价是他必须离开自己亲手创建的企业。站在厂房前,他的心情无人能懂。   但张汝京没有被击倒。66岁,他创办了新昇半导体,攻克了被国外垄断的大硅片技术;70岁,他在青岛建起芯恩半导体,探索适合中国的芯片发展模式;74岁,他又加入积塔半导体,专注汽车芯片的研发。   每一次,他都选了产业链上最难、最关键的环节去突破。他不仅建工厂,还培养了一批批工程师,这些人后来成了中国芯片产业的中坚力量。   张汝京的故事,远不只是他一个人如何奋斗,而是他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他带回来的,不仅仅是技术和工厂,更是一种体系化的思维和一群有经验的人才。这些人在他离开后,分散到全国各地,继续推动着产业的进步。   他的坚持,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无数年轻人投身半导体行业的热情。即便今天,中国芯片产业还在追赶,但他当年的努力,已经为这个行业铺下了第一块基石。他的选择告诉我们,有些目标,比个人的得失更重要,他的行动也证明了,一个人只要有信念,就能为国家带来改变。   如今,中国半导体还在艰难前行,但有了张汝京当年的底子,后人才能走得更远。你觉得,是什么让一个人愿意放下所有,去追一个关乎国家未来的梦想?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