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克,你往中间站一站[捂脸] 防城港亮证女事件曝光后,很多网友表示要是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不会让对方走,甚至会和对方干起来。 想想几年前遇到过一个类似的事情,那时候带着孩子,遇到五个壮汉,他们强词夺理,说路是他们家的,不让通行,报了警说是小事,并且让我低头道歉,带着孩子的我只能忍忍气,这种憋屈劲比挨打还难受。 说实话,不是计较输赢,担心的是这种“谁横谁有理”的歪风越来越盛行,你让一步,明天他就更肆无忌惮,后天就会把公共空间当自己后院了,那些最喜欢“横”的人,最怕的就是规矩。 如果遇到这种仗势欺人的情况,你会选择忍耐还是反击呢?
某个活动现场,一个戴口罩的女网红蹲着跟周鸿祎聊天,周鸿祎大概是觉得她戴口罩跟自己
【37评论】【37点赞】
心悦
拿证,快点拿
想了很久才取这个优雅的名字 回复 08-02 15:47
拿出来一把长枪,就问你怕不怕。
一坨青山
上个月两个警察带两个纹身男坐电梯,一个纹身男凶一个小男孩,两警察屁都不敢放
沉默不一定是金 回复 08-02 15:57
这不就是只是一个活。不值得拼命吗
随安
奔驰姐亮证逼让路事件,处理此事应坚持“公事公办”原则,依法追责,兼顾细节,做到“不放过坏人,不冤枉好人”。 1. 亮证行为定性:关键在行为性质。若女士依法依规执行公务而亮证查询,则属合理必要;若无正当理由查询并泄露个人信息,则属严重违规甚至违法。必须依法查明,避免舆论情绪化定性。 2. 拍摄传播审视:男士未经同意拍摄并公开他人信息,涉嫌侵犯肖像权、隐私权乃至名誉权。在信息传播迅速的当下,此类行为影响不可逆,其合法性同样需依法审视。 3. 交通责任认定:双方在狭窄路段是否存在让行条件?按交规“上坡车先行”原则(下坡车更易控制),视频显示双方均无明显让行动作。责任划分应由交警部门依法认定,而非网民情绪主导。 4. 社会心理反思: 事件也折射出值得警惕的社会心理,如“见公职就骂”、“遇富裕就批”的新偏见。监督公众人物虽重要,但应警惕滑向“有罪推定”或“网络猎巫”。理性社会应回归事实与法律,而非立场与情绪。
用户10xxx45
他查人家几分钟就查得清清楚楚别人查不到她
白羊儿
支持上级部门介入调查,还社会和公众一个真相,还社会公平[祈祷][祈祷][祈祷]
大明青年
支持上级部门介入调查,还社会和公众一个真相,还社会公平[祈祷][祈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