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读完哲学都是一阵暗爽,感觉装到了
雨寒说文学
2025-08-02 15:00:23
我的私人书单
最近读了一本高深的哲学书《欧陆分野》。
.
就感觉太装了太爽了,虽然并没有在任何人面前装,自己看完却感觉装到了,暗爽。读的目的倒不是装是真想看,只是这个读完的结果除了启示还有装到感。
.
1930年代以来,哲学分裂为两大阵营:在英语世界盛行的分析传统和在欧洲大陆流行的欧陆传统。本书通过一个关键性事件考察了这一分裂的起源:1929年在瑞士达沃斯,卡西尔和海德格尔之间围绕康德哲学的争论。这可是哲学史上的大事件。
.
海德格尔从存在论出发,觉得康德哲学的核心是对人类生存的批判。卡西尔呢,作为新康德主义的代表,他更强调人的符号创造力和文化形式的重要性,认为这才是康德哲学的关键。
.
简单来说,一个重生存批判,一个重符号文化。
.
海德格尔就觉得人活着得关注自己的存在,存在先于本质,我们得自己去创造生活的意义。卡西尔呢,他更看重人创造的那些文化符号,像语言、艺术这些,觉得这才是人类智慧的体现,能帮我们理解世界。在达沃斯争论的时候,海德格尔强调人的有限性和历史性,卡西尔则注重人的能动性和文化的构建作用。
.
这场争论实际上是在探讨人与其创造的文化的关系问题。那他们两个谁的观点对后世的影响大呢?
.
还真不好说。海德格尔的存在开启了存在主义的思潮,对后来的后现代哲学也有很大影响。卡西尔呢,他的符号形式哲学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文化哲学和美学这些领域都很重要。只能说他们在不同方面都有巨大贡献。
.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