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梅德韦杰夫的这段话,特朗普部署了两艘核潜艇。特朗普今天写道:“鉴于俄罗斯前总统、现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的极具挑衅性的言论,我已下令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相关区域,以防这些愚蠢且煽动性的言论不仅限于此。言辞至关重要,往往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我希望这次不会是其中之一。感谢您对此事的关注!” 整件事的导火索,源于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俄罗斯的步步紧逼。 7月底,他单方面宣布将俄乌停火协议的最后期限从50天缩短至10天,并将8月8日设为“大限”——若俄罗斯不妥协,美国将对俄实施全面制裁,甚至对购买俄能源的国家加征100%的二级关税。 这种“连坐式”惩罚方案立即震动国际市场,伦敦原油期货价格应声暴涨7%,欧洲各国能源部长们怕是整夜没合眼。 梅德韦杰夫身为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自是不会缄默。他于社交平台犀利回击,宣称特朗普的“最后通牒游戏”实质为“迈向战争的威胁”,且特意警示:“俄罗斯既非以色列,更非伊朗。”” 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既点明俄罗斯的核大国地位不容轻视,又讽刺了美国在中东的惯用手段。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特意强调冲突可能发生在“俄罗斯与他自己的国家之间”,被外界解读为暗示可能利用“死手系统”等终极核反击手段。这种表述很快被特朗普定性为“愚蠢且煽动性言论”。 特朗普的反击堪称雷霆手段。他不但于社交平台上对梅德韦杰夫这位“失败的俄罗斯前总统”予以痛斥,甚至还直接使出核潜艇部署这一狠招。 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选择与梅德韦杰夫“隔空对战”而非直接挑战普京,这种策略既展现了强硬姿态,又为美俄高层保留了回旋余地。 毕竟在克里姆林宫的权力结构中,梅德韦杰夫常扮演“强硬派”角色,而普京则保持战略模糊。这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双簧戏,美俄双方都玩得驾轻就熟。 从军事角度看,特朗普的核潜艇部署更多是象征性威慑。美国海军目前坐拥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通常有8至10艘处于战备值班状态,终年在全球海域游弋。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专家汉斯·克里斯滕森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潜艇一直都在那里,不需要特意再移动到位。”特朗普高调宣布部署,政治表演的成分远大于军事必要性。 但这步棋的政治意义不可小觑。特朗普第二任期支持率在7月跌至39%的历史低点,急需展现强硬领导人形象以挽回民意。 曾经的“亲俄派”如今调转枪口对准莫斯科,既能洗刷“通俄”嫌疑,又可区别于被其嘲讽为“昏庸乔”的前任拜登。 而选择核威慑这种极端手段,恰恰迎合了部分选民对“强人政治”的崇拜心理。毕竟在社交媒体时代,没有什么比“总统怒怼敌国+亮核肌肉”的戏码更能吸引眼球了。 俄罗斯的反制同样意味深长。普京并未亲自回应潜艇事件,而是通过海军节宣布“波扎尔斯基大公”号核潜艇正式入列。 普京同时透露将再建8艘同型潜艇,矛头直指美国本土。这种“你亮两艘潜艇,我亮一艘更先进的”回应策略,既维持了战略平衡表象,又避免陷入直接对抗。 就在特朗普宣布核潜艇部署后数小时,俄罗斯对基辅发动大规模空袭。这种“你打你的威慑牌,我打我的导弹牌”的平行行动,暴露出美俄博弈的深层次困境:双方都在展示力量,但谁也不愿真正让步。 这场核潜艇风波的吊诡之处在于:它既危险又虚幻。特朗普执政时,其核潜艇本就在大洋巡弋,而梅德韦杰夫的狠话也并非初次说出。 但当“嘴炮”遇上“真艇”,国际政治的荒诞剧便有了新剧本。 素材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官方账号 2025-08-02 06:03
因为梅德韦杰夫的这段话,特朗普部署了两艘核潜艇。特朗普今天写道:“鉴于俄罗斯前总
沈言论世界
2025-08-02 14:13:21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