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黑手不藏了!央媒力荐的红片《731》被举报下架,举报人还公开挑衅,扬言要继续

烟雨评社 2025-08-02 11:13:29

幕后黑手不藏了!央媒力荐的红片《731》被举报下架,举报人还公开挑衅,扬言要继续举报其他爱国影片,彻底铲除“红色影视”,举报者还大言不惭,说这部电影就是“吃饱了撑得”。 二战后,纽伦堡和东京的审判将人类的罪恶摊开在阳光下,历史的审判席上却出现了一笔最无耻的交易。 731部队的创始人石井四郎,一个主导了无数反人类实验的元凶,非但没有走上绞刑架,反而在美国的庇护下,摇身一变成了美军的生物武器顾问,最终安然老死。 他的同伙们也各自精彩,有的成了受人尊敬的大学教授,有的创办了日本血库,有的甚至当起了儿童医生。这群刽子手用同胞的白骨换来数据,又用数据换来了自己的功成名就。 这正是电影《731》诞生的缘由。这部电影承载着国人对那段历史的痛恨,从立项之初就意义非凡。它由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曾深受其害的省份联合出品,其官方背景足以说明它的严肃性。 导演团队为此付出了整整八年,他们扎进哈尔滨的图书馆,查阅上百万字的文献,遍访幸存者,甚至请来731博物馆馆长担任顾问,力求每一个镜头都建立在真实的历史记录之上。 超过五百万人将它列入“想看”片单,就在原定上映的当天,这部万众瞩目的电影却突然销声匿迹了,起初,人们以为这又是某些外部势力的抵制。谁知,真相浮出水面。一名中国男子公然发布视频,洋洋得意地宣称:“这部电影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是被我举报下架了。” 他不仅不以为耻,反而以此为荣,将主创团队还原历史的努力,轻蔑地斥为“吃饱了撑的”。他还抛出了自己的逻辑: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何必再揭开血淋淋的伤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反复强调,今天的孩子生活幸福,不该接触这些“不健的内容,甚至叫嚣“再过十年八年我也会让它上映不了”。这番言论瞬间点燃了公众的怒火,在他的视频下,四千个点赞对应着超过两万五千条愤怒的评论。 公众的愤怒,恰恰源于那段被他轻描淡写的历史。他口中所谓“不健康”的内容,正是我们民族最深的伤口。 比如,“人体70%是水”,其数据便来自731部队的残忍实验:他们将活人关入高温房间,不断加热烘烤,直到受害者变成一具水分完全蒸发的干尸,以此测量人体含水量。 在另一个所谓的“母爱实验”里,他们将一对母子关在铁板上,然后缓缓加热地板,观察母亲在极度痛苦中是否会把孩子踩在脚下隔热。 可是,实验结果让这些恶魔都感到意外,直到被活活烫死,那位伟大的中国母亲始终将孩子紧紧抱在怀中。 让今天的孩子了解这些,不是为了灌输仇恨,而是为了让他们明白,此刻的幸福与安宁,正是由无数先辈用这样的牺牲换来的。居安思危,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而这种试图消解历史的声音,并非孤例。与《731》同题材的《南京照相馆》上映时,也遭到部分日本右翼的抵制。但在如山的铁证面前,这种外部的否认终究显得苍白。 相比之下,《731》的遭遇揭示了一种更值得警惕的内部侵蚀。它和今年五月发生在731罪证陈列馆的一幕形成了冰冷的呼应:当所有参观者都沉浸在悲痛与肃穆中时,一名女子却旁若无人地发出阵阵刺耳的“哈哈哈”笑声。 有位女士好言相劝“这里不能笑”,她非但不收敛,反而撒泼打滚,甚至要报警反咬一口。举报者的言论与这名女子的笑声,本质上是同一种病症:对民族苦难的极度麻木与轻蔑,这场围绕历史记忆的斗争从未结束,它不仅在国与国之间,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 那三千多名在实验中牺牲的同胞,还有超过二十万在细菌战中丧生的英魂,也在默默地等待着,如果连咱们自己都被禁止讲述那些曾经发生过的真实故事,几十年以后,又有谁还能证明那些血泪和痛苦曾经确实存在过呢。 信源:个人账号——赣州范伟(收徒)

0 阅读:105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