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透露中美瑞典谈判细节:中国拒绝美国为中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二级制裁,宁肯支付

探修説 2025-08-01 17:22:57

美财长透露中美瑞典谈判细节:中国拒绝美国为中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二级制裁,宁肯支付100%的关税,也绝不会低头。   美国这回在瑞典谈判桌上玩的这招,说白了就是想把关税当杠杆,撬中国的能源战略。财长贝森特这话,表面上是制裁俄罗斯,实则是想卡住中国的能源脖子,逼咱们在全球能源市场上听他指挥。这种 “间接施压” 的套路,其实就是把经贸问题政治化 —— 俄乌冲突还没消停,美国想借制裁俄油进一步削弱俄罗斯,同时试探中国在核心利益上的底线。 先说说美国的算盘。他们参议院正在审议一项法案,要对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 0%-500% 的二级关税,特朗普直接甩出 100% 的税率威胁中国。这招看起来是针对俄罗斯,实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占其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一,美国想通过掐断俄油销路来削弱其战争能力。但中国作为俄罗斯最大的石油买家,2024 年从俄罗斯进口了 1.08 亿吨石油,占原油进口总量的 19.6%,2025 年上半年又进口了 1.2 亿吨,占同期总进口量的 18%。美国心里清楚,只要卡住中国的能源进口,就能打乱咱们的产业布局,甚至迫使中国在其他领域让步。 但中国可不是吓大的。咱们在瑞典谈判桌上直接撂话:宁愿支付 100% 的关税,也绝不低头。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中国的能源战略讲究的是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俄罗斯,咱们还和伊朗、委内瑞拉等国保持合作,构建了多元化的能源供应网络。就拿 2025 年来说,中国与 50 多个国家达成了能源合作框架协议,就算美国施压,咱们也能通过调节供应来保障安全。更关键的是,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基于市场原则,双方签订的长期合同价格本来就有折扣,就算加上 100% 关税,实际成本可能比从其他国家高价进口还划算。 美国这招其实是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他们以为加征关税能让中国就范,却没想到自己国内先乱了套。美国军工企业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高得吓人:每架 F-35 战斗机需要 417 公斤稀土,每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要 4173 公斤。中国自 2025 年 4 月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生产线已经开始停摆,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来源。更讽刺的是,美国农业州在 2026 年中期选举前也坐不住了 —— 中国要是对大豆、玉米加征关税,这些州的票仓可就要不保了。 再看看国际上的反应。印度、土耳其这些国家也没闲着,他们同样在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印度 2023 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其总进口量的 32%,土耳其则是俄罗斯精炼油的最大买家。美国的制裁反而把这些国家推向了中俄阵营,削弱了自己的影响力。就像印度,一边买俄油,一边和中国加强经贸合作,根本不把美国的威胁当回事。 中国这次的态度很明确:能源安全是核心利益,容不得半点妥协。咱们在外交层面坚决维护主权,同时在经济层面保持对话 —— 接待美商高层、讨论市场准入,但就是不松口。这种 “软硬兼施” 的策略,既让美国看到合作的可能性,又让他们明白施压无效。说到底,美国想通过关税战重塑全球经济规则,把中国排除在外,但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合作可以,霸凌没门。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新旧秩序的碰撞。美国还在用 “霸权逻辑” 处理国际事务,却忘了时代变了。中国的能源战略不是靠威胁就能动摇的,咱们的底气来自多元化的供应网络、强大的工业基础,以及不向强权低头的决心。正如外交部发言人说的:“中俄能源合作建立在长期互信基础上,采购俄罗斯石油是主权行为,仍将照常进行。” 这话,就是给美国最有力的回应。

0 阅读:1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