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反问慕安会主席,如果中国不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哪个国家还有这个能力为中国提供如此大的油气? 王毅在慕安会上的反问,背后是中国能源安全的现实考量。要弄明白为啥中国离不开俄罗斯油气,得从几个硬数据说起。2023 年中国一共进口了 5.64 亿吨原油,其中俄罗斯一家就占了 1.07 亿吨,差不多五分之一的量。 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每天有 230 万桶俄罗斯原油流进中国炼油厂。再看天然气,中俄东线管道每年能送 380 亿立方米,相当于北京全市三年的用气量,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 “血管”。 那要是突然没了俄罗斯油气,谁能顶上呢?先看沙特,这个中东老大哥 2023 年给中国送了 8596 万吨原油,虽说量也不小,但和俄罗斯比还差着 2000 多万吨。而且沙特的产能受 OPEC + 协议卡着,每天最多只能产 1200 万桶,还得分给全球那么多买家。就算沙特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想单独补上俄罗斯的缺口也不现实。更麻烦的是,中东局势就像个火药桶,2024 年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油轮遇袭事件,直接让国际油价跳涨 10%,这种风险中国可担不起。 再瞧瞧美国页岩油,虽说美国号称全球第一大产油国,但 2025 年 5 月中国愣是一桶美国油都没买。为啥?因为美国页岩油毛病不少,韩国炼油厂就因为油里有杂质退货过,中国炼厂也得花额外成本处理。而且从美国墨西哥湾运到中国得走六周,光运费就比中东油贵 3 美元一桶,价格上没啥优势。更关键的是,美国政府三天两头变卦,2025 年特朗普威胁对买俄油的国家加征 100% 关税,这种政治风险谁受得了。 伊朗倒是想多卖点油给中国,可美国制裁像紧箍咒似的。2023 年伊朗石油出口量只剩 120 万桶 / 日,中国虽说买了其中 90%,但就算伊朗把家底都掏出来,也只能补上俄罗斯缺口的零头。而且伊朗油得偷偷摸摸用 “影子舰队” 运,运输成本比正常渠道高 20%,长期看根本撑不住。 其他产油国呢?伊拉克 2023 年给中国送了 5926 万吨原油,可它的油田大多在北部战乱区,2024 年摩苏尔附近的输油管道被炸,直接让日产量掉了 30 万桶。中亚国家倒是稳定,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通过管道源源不断送来,但中亚石油年产量才 1 亿吨,连中国一个月的进口量都不够。 再看看运输的坎儿。中国从中东进口的原油,80% 得走马六甲海峡,这条水道每天过 1700 万桶油,可美国在新加坡樟宜基地常驻航母,真要掐脖子,中国油轮连海峡都进不去。虽说中国建了中缅管道,每天能输 40 万桶油,但这点量连俄罗斯供应量的零头都不够。 还有钱的事儿。俄罗斯原油长期签的是 “照付不议” 合同,价格比国际市场低 5 美元 / 桶,2023 年光这一项就给中国省了 50 亿美元。要是换成其他国家,沙特得按国际油价结算,美国页岩油运输成本又高,里外里一年得多花上百亿美元。更别提俄罗斯油气用人民币结算,直接绕开美元陷阱,这对中国金融安全太重要了。 其实中国这些年一直在想办法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东线管道、中缅油气管道都建起来了,但效果有限。就说中亚天然气,每年 550 亿立方米的量,也就相当于俄罗斯石油缺口的三分之一。石油这东西不像天然气能靠管道慢慢送,得靠超级油轮漂洋过海,运输链长了风险就大。 说到底,全球能像俄罗斯这样,既能稳定供应、价格又实惠、运输还安全的国家,真找不出第二个。沙特、美国、伊朗各有各的难处,要么产能不够,要么政治风险大,要么运输成本高。 王毅的反问,其实是把账给算明白了 —— 中国要的不是谁能完全替代俄罗斯,而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里,守住能源安全的底线。这就像老农种地,得留足种子粮,不然遇到灾年就得饿肚子。中国能源安全这盘棋,俄罗斯这颗棋子,还真没法轻易换掉。
美国很难阻止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所谓的二级制裁,并非是大杀器。 其实这事儿的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