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不起酒席可以不摆”!2023年10月17日,安徽一女子去农村吃席,可令她没想到的是,端上来的第一道菜,竟然是一罐加热后的预制罐头,而且连包装的罐子还一起端上来了,这一场景,让不少人都始料未及 那天,女子跟着家人去吃喜酒时,满心期待能尝到记忆里农村大席的热乎硬菜,毕竟在她印象中,流水席该是七大姑八大姨围坐一桌,上来的每一个菜都带着柴锅炝出的香气。 可掀开棚子帘子的瞬间,她盯着第一道菜彻底愣住:白瓷大碗中央,直挺挺立着一罐红通通的预制菜罐头,标签都没撕。 “当时全桌人都‘哦’了一声,邻座大叔握着不锈钢勺刚要舀,发现是整罐,手悬在半空两秒,又默默把勺子放回桌上。”女子后来回忆起那幕,仍觉尴尬又无奈。 更让人意外的是,后续几道菜里,预制罐头像“接力选手”轮番登场:有的倒了一半在碗里,罐头壳还杵在桌上当“摆设”;有的直接原罐上桌,连加热都透着敷衍,罐子里的菜色黯淡,和想象中“热热闹闹现炒现做”的农村大席,差了十万八千里。 红棚子下,塑料凳被压得咯吱响,“以前办席,杀猪宰羊都是现招呼,厨子凌晨就起来熬汤,现在倒好,罐头一热就端上来……”一位大妈用筷子拨了拨碗里的预制扣肉无奈的说道。 还有年轻人掏出手机拍照,朋友圈文案带着自嘲:“第一次见农村大席‘原罐上桌’,这是把‘省事’刻进DNA了?” 事件传到网上,评论区瞬间“炸锅”: 有人怒怼:“摆不起酒席可以不摆!农村大席吃的是人情、是热乎劲儿,拿罐头敷衍算怎么回事?” 还有网友吐槽:“好歹倒进碗里再端上来啊!这样的厨子,下次谁还找他办席?” 更多人回忆起自家大席的烟火气:“我老家办酒,厨子在后院支三口大锅,柴火噼里啪啦响,七大姑帮着择菜,八大姨蹲着烧火,那味儿,罐头根本比不了!” 还有人调侃:“这罐头要是换成我自己买的,在家躺沙发吃多香?何必去酒席上尴尬。” 在农村,流水席从来不是简单的“吃饭”,谁家添丁、嫁娶、盖房,全村凑份子帮忙,吃的是一个“人情味”,可当预制罐头直接端上桌,省略的不仅是“现做”过程,更是主人家对宾客的重视、对传统仪式的尊重。 因为罐头上的标签再花哨,也贴不出农村大席里“把最好的拿出来招待你”的真诚,预制菜的普及确实有“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理由,可一旦闯进最讲人情的农村酒席,就像给热闹的喜宴泼了盆冷水。 毕竟乡亲们放下农活赶来赴宴,图的不是“方便快捷”,而是“我诚心待你,你踏实赴约”的双向奔赴。当罐头取代现炒,再便宜的成本,也买不回那份“盼了好久的期待”。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摆不起酒席可以不摆”!2023年10月17日,安徽一女子去农村吃席,可令她没想
小张主张
2025-08-01 00:53:19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