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京饭店:历时30年,朝鲜举国之力修建,却为何成为了"亚洲第一烂尾楼"?在光亮外

新翰看世界 2025-07-31 19:29:13

柳京饭店:历时30年,朝鲜举国之力修建,却为何成为了"亚洲第一烂尾楼"?在光亮外表下,其内部设施又烂到何种境界? 平壤市中心,330米高的柳京饭店像一座灰色巨峰,它的混凝土骨架在风雨中斑驳三十年,玻璃幕墙的碎片反射着苍白日光,顶端的电信天线是这座 "亚洲第一烂尾楼" 唯一的功能性标识。 1987年的平壤,工地上的起重机曾日夜轰鸣。为给金日成 80 岁寿辰献礼,朝鲜决意建造全球最高酒店,以超过韩国250米的 "大韩生命63大厦"。 法国人设计的三角形楼体,被赋予 "白头山文化" 的象征意义——这座形似长白山的建筑,要成为民族精神的物质载体。当时的朝鲜正处黄金时代,苏联援助下的工业体系支撑着70%的城市化率,政府坚信能在1992年完成这项 "世纪工程"。 命运的转折出现在1991年。苏联解体切断了廉价能源与工业品供应,朝鲜GDP连续十年下滑。柳京饭店的钢筋混凝土骨架刚封顶,欧洲施工队便带着设备撤离,只留下楼顶一台生锈的起重机。 1994年金日成去世,这座未完工的大厦成了尴尬的存在——邮票上光鲜的效果图与现实中裸露的水泥墙形成刺眼对比,逐渐从公共话语中消失。导游面对外国游客的询问,只能用 "纪念碑" 含糊搪塞。 2008年,埃及富商萨维里斯的欧瑞斯克姆公司带来2亿美元投资。工人给楼体贴上蓝色玻璃幕墙,却在内部改造时陷入困境:1980年代的设计图纸与现代管线系统格格不入,105 层楼的电梯井尺寸根本无法容纳新型设备。最终埃及人只完成了顶层电信基站,让这座建筑从酒店变成了信号发射塔。 2018年的柳京饭店,一楼大厅新装了水晶吊灯,夜间的LED灯墙循环播放着革命标语。但英国旅行社经理西蒙的探访揭开了真相:裸露的钢筋从天花板垂下,货用升降机需要扳手手动操作,300 米的行程耗时半小时,中途还因电路不稳骤停三次。 他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到,多数楼层仍保持着1989年停工时的状态,水泥地面上散落着生锈的钢筋头。 朝鲜在这座建筑上投入的7亿美元,足够让百万人口城市消耗一年的粮油。如今它的存在更像一道隐喻:玻璃幕墙遮掩的混凝土裂缝,恰似国家经济的深层创伤;顶端的电信信号覆盖全城,却无法连接起与外部世界的正常对话。 每当平壤的夜晚降临,柳京饭店的轮廓在黑暗中愈发清晰。只有楼顶的信号塔指示灯规律闪烁,像这座建筑的脉搏,微弱却固执地跳动着,见证着一个国家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

0 阅读:155

评论列表

663686

663686

2
2025-07-31 21:39

电梯用电都没有。

嘿嘿嘿

嘿嘿嘿

1
2025-08-01 18:02

单看外表,这座建筑物还是挺好看的。

猜你喜欢

新翰看世界

新翰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