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结尾有个很有意思的细节,那梁山的老大哥宋江忙活了一辈子,最终却被皇帝赐了一杯毒酒,就这么一命呜呼了,他的人生就好似是一个烂尾的故事一般荒唐,反观他那草包弟弟却是成了人生赢家。
最后一回中提到了这么一段设定:“上皇准宣宋江亲弟宋清,承袭宋江名爵……上皇怜其孝道,赐钱十万贯,田三千亩,以赡其家。待有子嗣,朝廷录用。后来宋清生一子宋安平,应过科举,官至秘书学士。这是后话。”
宋清不仅继承了哥哥的一切,甚至还娶妻生子,堪称人生赢家。
(武松、玉兰剧照)
不过读者对宋清的余生有兴趣吗?当然没有,跟多读者更想看到的,无疑是书中那些核心角色余生的故事,比如武松。
是啊,连宋清这种草包都能成婚生子,为何武松却只能孤独终老?
一、过于凄凉的结局
读过《水浒传》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是一部群像戏,也就是说,书中并没有明确的主角,但还是挡不住某些角色过于亮眼,比如“行者”武松就是其中之一。
施耐庵在故事初期足足给了武松十回的戏份,又是景阳冈打虎,又是醉打蒋门神,还有血溅鸳鸯楼,试问读者怎能不将武松视为主角。
甚至抛开原著不谈,还有地方戏曲编出了“武松单臂擒方腊”的桥段,实际上原著中的方腊是由鲁智深擒下的,武松的手臂也从不是被方腊斩断,而是被那“灵应天师”包道乙斩断的。
不过无论如何,武松至少没有战死,他的前半生尝了太多的苦难,余生应该是用来享福的,可他的结局却与“圆满”不沾边。
(武松、潘金莲剧照)
书中只留下这么一句:“当下宋江看视武松,虽然不死,已成废人。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己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武松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后至八十善终,这是后话。”
武松只是断了一臂,但凡他能生个一儿半女,多半也能被他调教成如同他一般强大的猛人,他为何铁了心要出家,不愿娶妻生子?
二、武松的桃花运
其实顺着原著剧情读下来,就知道武松这哥们还真是有些桃花运在身上的。
比如当初他回乡之后,他那嫂嫂潘金莲就盯上他了。
说是:“那妇人在楼上看了武松这表人物,自心里寻思道:“武松与他是嫡亲一母兄弟,他又生的这般长大。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象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气!据着武松,大虫也吃他打了,他必然好气力。说他又未曾婚娶,何不叫他搬来我家住?不想这段因缘却在这里!”
(武松剧照)
你看,潘金莲向来看不起武大郎,但一见武大郎这弟弟武松,她顿时就双眼冒光了,可见武松确实是一表人才。
这也不让人意外,毕竟当初宋江遇上武松时,哪怕武松对他出言不逊,乃至要动手打他,他眼中的武松也是“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一般的存在,潘金莲会对武松动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过武松是不可能对潘金莲有任何非分之想的,毕竟朋友妻都不可欺,何况是自己亲哥的妻子呢。
但后来的武松到了孟州,又遇上了另一位绝色佳人,也就是那玉兰。
玉兰有多美?
书中是这么写的:“脸如莲萼,唇似樱桃。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纤腰袅娜,绿罗裙掩映金莲;素体馨香,绛纱袖轻笼玉笋。凤钗斜插笼云髻,象板高擎立玳筵。”
(玉兰剧照)
武松见这玉兰的时候,那是双眼都看直了,起初张都监要招揽他,他还有些不情不愿,可张都监把玉兰许配给他之后,武松就铁了心要为张都监卖命了。
只可惜这事最终也没成,毕竟张都监有心加害他,武松顺手就把玉兰也一并杀了。
不过玉兰虽死,这世间貌美的女子还有不少,武松大可找一个与自己真心相爱的良家女子,他为何没这么做?
旁人看不透,但那“小李广”花荣的所作所为,或许就能给你答案。
三、道出真相的花荣
在不少人眼中,花荣就是书中最完美的好汉之一,武艺高,颜值高,对兄弟也十分忠义,但你若看了花荣的结局,就知道他这人也并不完美,至少对于他妻子而言,他就是个负心汉。
当宋江被赐毒酒身亡之后,正常情况下,作为兄弟,梁山的这帮人会去祭拜宋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花荣却不同,他却非要与宋江一同赴死。
此时那干了无数坏事的吴用都有些不理解花荣了,他们之间便有了这么一番对话:“吴用道:‘贤弟,你听我说。我已单身,又无家眷,死却何妨。你今见有幼子娇妻,使其何依?’花荣道:‘此事不妨,自有囊箧,足以餬口。妻室之家,亦自有人料理。’两个大哭一场,双双悬于树上,自缢而死。”
(花荣剧照)
是啊,花荣是有妻儿的,怎么能如此草率地去寻死?
这即是问题所在,对于他们这帮绿林好汉而言,追求的是“忠义”二字,就难免会辜负了自己的家人。
他们是在刀尖舔血的亡命之徒,不知道哪天就会丢了小命,对于他们这种人而言,若是有了妻儿,就等于是有了软肋,如此一来,他们又如何会愿意娶妻生子呢?
武松经历了那么多,也该看透这一点,他选择孤独终老,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