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1岁的赵雅芝嫁给了31岁的香港名医黄汉伟,婚后仅三年,赵雅芝便与已婚男星黄元申传出绯闻,两人情书也被曝光,面对舆论压力,黄元申选择出家,而赵雅芝仅淡然回应:“清者自清。”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黄元申四十一岁那年做出件震动香港的事。
他突然剃了光头出家当和尚,把父母妻儿全撂在了家里。
那会儿他演霍元甲红遍大江南北,正是风光无限的时候,这决定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家人十六年没见着他面,这日子搁谁家都够呛。
这人到底是想开了,还是扛不住了?
黄元申小时候过得苦。
全家七口人从内地到香港,挤在漏风的木屋里。
周围连自来水都没有,八九岁的孩子每天得翻山挑水。
挖野菜填肚子是常事,锅盖揭开能看见人影在水里晃。
练武这事说来巧,那会儿他帮家里打水,老在林子里碰见个练拳的老先生,一来二去学了几手真功夫。
这本事后来真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时,他跑到码头当苦力,靠着一身力气扛麻袋养家。
更可惜的是考学这茬,他明明拿到加拿大和纽约学校的录取通知,可全家连张船票钱都凑不出来。
1971年机遇来了。
弟弟看他身手利落,偷偷给他报了邵氏演员训练班。
要知道那年六千多人抢六十个名额,他硬是靠功夫底子考了进去。
可签约时他算了笔账:月薪三百块,家里房租就二百五。
这账怎么算都填不平窟窿,他扭头就走。
好在导演张彻看中他身手,隔年邀他拍了《饿虎狂龙》。
二十四岁的武打新星一炮而红,片场里空翻踢腿行云流水,报纸直接称他"新一代打星翘楚"。
人红是非跟着来。
刚混出头就有人说闲话,传他跟导演有猫腻。
黄元申性子直,干脆疏远了剧组人员。
这一躲反倒坏了事,片约哗哗往下掉。
正赶上人生低谷,他在朋友饭局遇见模特史倩予。
两人看对眼了,认识三个月就摆酒结婚。
但新媳妇刚进门就碰钉子:婆婆嫌城里姑娘不会生火做饭,婆媳天天在厨房较劲。
好不容易婆媳关系缓过劲,新麻烦又缠上来——拍《剥错大牙拆错骨》时,他和新人赵雅芝的绯闻传遍大街小巷。
史倩予气得跑回娘家,闹得满城风雨。
更悬乎的是某天洗衣服,她翻出丈夫口袋里藏着的情诗,那字迹看着跟赵雅芝海报上的签名八九不离十。
两公婆关起门大吵一架,黄元申的戏约又黄了好几部。
就在这节骨眼上,转机来了。
先是赵雅芝坦然面对媒体只说了句"清者自清",随即嫁人生子断了八卦源头。
黄元申家里也添了女儿,婆媳忙着照看孩子没空斗气。
外人看着是雨过天晴,其实暗雷早埋下了。
娱乐圈起起落落太熬人,1984年黄元申接触佛经,起初只是念经静心。
家里人没当回事,以为他找个精神寄托。
哪承想五年后杂志突然翻出当年情诗旧账,这记回马枪扎得他猝不及防。
1989年收工回家,他忽然通知全家要出家。
七旬老父母瘫在椅子上说不出话,妻子攥着两个孩子的手直哆嗦。
等反应过来去大屿山宝林寺堵人,寺门里只传出句话:"往后只有衍申法师,再无黄元申。"
家里存折房产证倒是一早塞在了枕头底下。
守在家里的十六年不好熬。
老太太想儿子想出病,临终才见着光头儿子在病床前磕了三个头。
史倩予咬着牙没改嫁,独自把儿女拉扯大。
最苦是孩子成长点滴没人陪。
儿子在校被笑是"没爹的娃",女儿钢琴考级获奖时台下没父亲鼓掌。
和尚其实也没断尘念,逢年过节总托居士带话问平安。
待到2005年他还俗回家,儿女都长成大人模样了。
有邻居看见他提着菜篮在超市转悠,昔日霍大侠头发花白,连价签都瞅半天。
后来家人陪他去美国散心,2008年又有香客在九华山撞见。
当年剧组老友想聚聚,电话打过去总被婉拒。
不是推说山路难走,就是讲禅堂要做功课。
明眼人都懂:庙里敲了十六年木鱼,红尘里的热闹他早不习惯了。
这事到现在还有人争。
说他自私的,拍桌子骂"丢下爹娘老婆孩子算什么男人"。
讲他通透的,竖大拇指夸"人活一世总得为自己活一回"。
算算这笔账实在难:他留的积蓄够全家衣食无忧,可孩子成长缺的父爱拿什么补?
寺庙清晨诵经能静心,但夜里想起老母亲临终眼神真能平静?
更叫人唏嘘是还俗这步。
真修得六根清净了,何必回香港住老房子。
有街坊见过他跟孙子下棋,悔棋时笑的皱纹堆满脸,哪还有半分法师模样。
说到底,袈裟脱得掉,凡尘牵挂不能说断就断。
现如今网上吵吵嚷嚷,年轻人嚷着要学他追寻自由,当爹妈的骂不负责任。
可问深了都含糊:换你自己站在大屿山寺门前,左边是妻儿哭红眼的模样,右边是晨钟暮鼓的清净,这脚踏得出去吗?
主要信源:(凤凰网——佛门故事:黄元申因赵雅芝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