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一名女志愿军战士回国,她在沈阳换乘的间隙,走进了一家照相馆,在这张照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28 15:27:56

1953年,一名女志愿军战士回国,她在沈阳换乘的间隙,走进了一家照相馆,在这张照片中,她留下了自己年轻而清秀的容颜,那双浓眉大眼,如同清澈的湖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的胸前,挂着两枚奖章,那是她为抗美援朝战争付出的荣誉。 主要信源:(看看新闻——老戏骨唐月瑛病逝 她曾赴战场演出经历惊心动魄;上观新闻——老戏骨唐月瑛去世,她曾随老师在抗美援朝战场演出8个月) 1953年冬天,沈阳照相馆的橱窗里挂出一张照片,让过往行人忍不住驻足。 照片上的姑娘约莫十八九岁,两条粗辫子盘在棉帽里,浓眉下一双眼睛亮得照人。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胸前挂着的两枚奖章,明晃晃的金属徽章下坠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字样。 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可但凡路过的人都会多看两眼。 谁都能看出来,这是从朝鲜战场回来的英雄。 朝鲜半岛的事儿得往回倒几年。 1948年,朝鲜和韩国闹分家,这条人为划出的三八线,把一家兄弟活生生拆成两家仇人。 朝鲜军队原先打得顺风顺水,眼看着要把韩国吞掉。 这时候美国带着一帮小弟,挂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扑进了朝鲜。 飞机大炮一通炸,朝鲜被打得喘不过气,扭头就找旁边的新中国求援。 美国人的飞机可没给咱留面子。 光是在东北边境,丹东的民居炸塌了不知多少回,庄稼地里都是弹坑。 1950年深秋,志愿军背着干粮过了鸭绿江。 双方实力差得太远,人家美军罐头配棉袄,志愿军脚上是单布鞋,啃的是冻硬的炒面,就着雪往下咽。 零下四十度,长津湖的冰面上还印着他们和敌军血战的痕迹。 就在这血肉横飞的战场中间,你还能看见另外一群人。 他们有的提着手风琴,有的背着花枪,都是文工团派去的演员。 十九岁的唐月瑛就在里头,她是上海玉兰剧团的台柱子,唱得一口好越剧。 唐月瑛十五岁跟着越剧名角徐玉兰学戏,嗓子亮、身段好,在上海滩也算小有名气。 1952年剧团集体报名去朝鲜,谁都没告诉观众就悄悄过了江。 四辆卡车驮着锣鼓家什开进朝鲜,车篷捂得严严实实。 唐月瑛缩在篷布里,车轱辘整晚都在震,耳朵里全是炮火的闷响。 天快亮时车队钻进个废弃矿洞,五层的地下堡垒里住满了志愿军。 矿洞里点着煤油灯,战士们挤得肩膀挨肩膀。 唐月瑛刚唱了两句《梁祝》,头顶猛地一颤,灯泡噗地灭了。 美国轰炸机把电线炸断了。 台下突然亮起几十束手电光,战士们举着自制的铁皮筒子,把光齐刷刷打在唐月瑛脸上。 唱到“十八相送”那段,光柱子都在跟着调子抖。 危险总像影子跟着他们。 有回拉道具的车队被敌机盯上,卡车冒着黑烟冲进防空洞。 领队的连长喘着粗气说:“这是侦察机!等它装满炸弹还要回来炸!” 当夜所有人睡在矿洞最底层。 第二天爬上来,整片山坡被削平了大半,烧焦的树桩冒着青烟。 就在这片焦土上,下午的演出照样开锣。 琴弦绷得紧,台下战士的巴掌拍得更响。 女演员们在朝鲜遇上个月事儿,急得直打转。 战场哪来卫生用品?几个细心的战士看出来了,偷偷拆了自己棉袄里层,捏着带体温的棉花团塞给她们。 几天后,剧团女孩们发现洞里的男战士都穿着短棉袄。 原本长及膝盖的棉衣全被剪短,棉花全抠出来给她们应急了。 那年冬天冻死过不少战士,这些剪短的棉袄里藏着多少条人命,唐月瑛不敢细想。 1953年7月签停战协议,唐月瑛他们又多留了半年。 回国专列驶过鸭绿江大桥那刻,全车人都在抹眼泪。 那年冬天回上海前,她在沈阳火车站旁的照相馆拍了那张戴军功章的照片。 快门按下的瞬间,她恍惚又看见矿洞里晃动的几十束手电光。 剧团回了上海,战场的硝烟却刻进了骨子里。 1959年排《红楼梦》进京献礼,唐月瑛被分到演王熙凤。 彩排时怎么也演不好那句“我来迟了”的亮相笑声,导演喊停十几遍。 她蹲在后台抹眼泪,忽地想起朝鲜阵地上那些小战士。 十七八岁的年纪顶着炮火往前冲,自己这点委屈算什么呢? 当夜翻烂了《红楼梦》原著,天亮排戏时一嗓子笑出来,台下坐着的梅兰芳都点了头。 剧团老姐妹们都说唐月瑛变了个人。 过去排戏累了就皱眉,现在排练场灯亮到后半夜,她反倒精神最足。 2021年秋天,八十七岁的唐月瑛在上海安详离世。 临终前床头还摆着那张戴军功章的黑白照,玻璃相框被摩挲得起了毛边。 照片里的浓眉姑娘永远停在十九岁,胸前勋章映着矿洞里那些手电筒拼成的光。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1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