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最扎心的提案,来自演员张凯丽,她直言:“35岁正是拼劲最足的年纪,这个就业门槛必须打破,得靠国家力量来干预!” 35岁这个年纪在现在的职场里是隐形的高墙,到了这个年纪去找工作,哪怕履历上写满了经验,投出去的简历十有八九也都是石沉大海。 很多企业招聘的标准压根就不给中年人留下机会,动不动就要求“35岁以下”,还总拿“应届生优先”说事。 明明很多岗位里有经验、有主见、有责任心的人该更吃香,可现实却往往是有能力的人因为一纸年龄要求被直接排除在外。 企业喜欢招年轻人说白了还是看重便宜好用,刚毕业的年轻人不挑工作、能加班、薪水要求低、还好带,管理起来也不那么费劲。 至于年纪大一点的哪怕能力再强,经验再多,在人事眼里反倒成了负担。 他们怕这些中年员工成本高,怕人家太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像新人那样好打压好骗。 企业是省了人力成本,可付出的代价却没细算,比如培养新人需要的培训费、适应期里各种试错,两三年可能就白白浪费了。 而35岁左右的熟手干活麻利、稳得住场却因为年龄被挡在门外,连展示自己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年纪的人肩上的担子比谁都重,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医疗开支,哪一笔都得用真金白银扛下来。 一旦因为工作被卡住,生活压力一下就山一样地压上来。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里,60岁以上的人口越来越多,劳动力却在变少。 如果把刚进入职场没几年的人当做主力军,把三十五以后的人闲置,人才资源就白白浪费了。 人口老龄化已经是躲不过的现实,再这样搞下去,将来的招工难和用工荒只会愈演愈烈。 有些国家其实早就看到了这样的风险,比如新加坡直接用法律约束企业不能在招聘时随便定年龄红线,德国还给招用年纪大的员工的企业发补贴,日本也专门搞培训,让中年人能顺利转岗。 没有那么多年龄门槛反而让很多企业少了招人的烦恼,多了经验丰富的好员工。 国内这两年也在开始行动,北京、四川、深圳等地有些岗位已经慢慢放开了年龄限制,试点效果也不错。 北京有的公司就反映,招来年纪大的员工之后团队反而更稳了,项目推进得比以前都快。 张凯丽的提案真是直击要点,她觉得三十五岁这个年纪本该是干事的时候,不能只看年纪不看能力。 她建议国家立法禁止招聘时搞年龄歧视,企业如果敢给中年员工机会就要有奖励,还特别提到公务员考试不该死卡35岁。 一个公平的职场环境本来就应该让大家凭本事吃饭,只看年龄不看能力,吃亏的不光是中年人,也是在浪费社会资源。 打破这些职场门槛,让机会多一点给所有有能力的人,也是所有人的希望
两会最扎心的提案,来自演员张凯丽,她直言:“35岁正是拼劲最足的年纪,这个就业门
阿萨德聊社会啦
2025-07-28 13:20: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