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劝外国政客收起伪善面具!通缉令刚公布,不到24小时,4国为乱港分子撑腰,中方回

波览历史 2025-07-28 10:14:27

奉劝外国政客收起伪善面具!通缉令刚公布,不到24小时,4国为乱港分子撑腰,中方回应。   一张跨越万里的通缉令,瞬间点燃了国际舆论场。香港警方刚刚将19名乱港分子的名字与悬赏金额公之于众,不到24小时,美、英、澳、加四国便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摆出了一副“保护者”的姿态。   然而就在他们挥舞“人权”大棒试图干涉之际,中方一记精准的“反将一军”,不仅揭开了这场闹剧背后的虚伪面纱,更让世界看清了何为真正的“双重标准”。   7月25日,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依法对袁弓夷、任建峰等19人发出通缉令,并附上了从20万到100万港币不等的悬赏。   这些人被指控在境外筹组一个名为“香港议会”的组织,其纲领直指颠覆国家政权,妄图制定所谓“香港宪法”,彻底挑战“一国两制”的根本原则。   这已经不是政治异见的范畴,而是触犯《香港国安法》第二十二条“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明确犯罪行为。警方的行动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是维护香港法治与安宁的必要之举。   事件的戏剧性转折发生在第二天。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声,用所谓的“谴责”来回应香港的执法行动。   澳大利亚更是具体到为名单中的任建峰表达所谓“关切”。这种迅速且口径一致的反应,让不少网友感到困惑:这些国家为何对中国的内部执法如此“上心”?   他们真正关心的,是这些“民主倡导者”的安危,还是自己精心扶植的“代理人”即将失灵?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反应最激烈的英国。其外交大臣林德伟与内政大臣顾绮慧的联合声明言辞凿凿,仿佛香港在做什么天理不容之事。   可他们似乎忘了,就在自家书架上,摆着至少14部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从古老的《叛国法》到现代的《反恐法》,其条款之严苛、覆盖之广泛,远超外界想象。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群人在海外成立所谓的“苏格兰议会”,宣称要推翻英国君主立宪制,英国政府是会为他们提供庇护,还是会启动全球通缉?   答案不言而喻。这种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天经地义”,发生在别人身上就是“跨境打压”的逻辑,正是“双重标准”最赤裸裸的体现。   更何况,香港警方此次行动的核心法律依据——《香港国安法》的域外效力,也并非什么独创。这在国际法中是通行惯例,尤其在涉及国家安全这类核心利益的罪行上。   美国的长臂管辖早已延伸至全球各个角落,任何被其认定威胁国家安全的个人或实体,无论身在何处,都可能面临其法律的追究。   当这些国家自己熟练运用域外法权时,他们称之为“维护国家利益”;当中国香港依法行使同样权力时,却被污蔑为“损害自由”。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道做法,早已让国际社会看清其虚伪本质。面对四国的联合发难,中方没有选择沉默,而是打出了一套有力的组合拳。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香港特区政府接连发声,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被通缉者是企图颠覆国家政权的犯罪分子,警方的行动是捍卫国家主权的正义之举。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更是明确敦促澳方,要切实尊重中国主权和香港法治。这一系列回应,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在国家主权和安全问题上,中国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中方不再满足于被动解释,而是主动出击,将“双重标准”的标签原封不动地贴回给指责者,这正是漂亮的一记反击。   这场围绕通缉令的博弈,也让人们再次回想起2019年香港经历的动荡。那段时期,公共设施被肆意破坏,持不同意见者遭到围殴,“黑暴”横行让这座城市失去了往日的安宁。   正是《香港国安法》的落地实施,才让社会秩序得以恢复,让市民的生活重回正轨。   如今香港警方追缉那些妄图在境外卷土重来、再次将香港拖入深渊的乱港分子,正是为了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稳定。   对香港普通市民而言,安定的环境和繁荣的经济远比虚无的政治口号更为重要。   香港用行动划下了一条清晰的红线:这里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绝不会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法外之地,更不会沦为外部势力政治代理人的舞台。   此次通缉令,既是对犯罪分子的法律震慑,也是对那些企图干涉中国内政的外部势力的严正警告。 信息来源:外交部驻港公署:美英等国个别政客肆意干预香港事务,令人不齿 2025-07-26 12:26·京报网

0 阅读:108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