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八路军侦察科长扛回来两个麻袋,一分区司令员秦基伟高兴坏了,可打开麻袋

趣叭叭 2025-07-27 14:20:00

1942年,八路军侦察科长扛回来两个麻袋,一分区司令员秦基伟高兴坏了,可打开麻袋之后,他却气得七窍生烟,拍着桌子吼道:煮熟的鸭子又飞了!

秦基伟,1914年出生在湖北黄安的穷乡僻壤,家里穷得叮当响,种地都吃不上饱饭。13岁那年,黄麻起义爆发,他跟着乡亲们拿起镰刀锄头干革命,加入了赤卫队。1929年,他正式投身红军,次年入了党,从此一头扎进革命洪流。长征路上,他拖着负伤的腿,翻雪山过草地,硬是咬牙跟上队伍。抗战打响后,他加入八路军129师,凭着胆大心细,成了晋冀豫军区的中坚力量。1940年,他当上一分区司令员,带着部队在太行山跟日军周旋,炸炮楼、打游击,落了个“秦大胆”的名号。1942年,他肩负重任,负责抓日军活口,套取情报,为根据地争取一线生机。 1942年夏天,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得到线报,日军正憋着大招,要对根据地来一场大规模扫荡。情报虽有,但日军的行动时间、兵力部署却像捂得严实的口袋,半点风声都掏不出来。总部急了,把任务甩给一分区,点名要抓几个日军活口,从他们嘴里挖出点真东西。秦基伟接到命令,立马找来侦察科长,把抓“舌头”的差事安排下去。

这活儿听起来简单,干起来却跟登天似的。日军脑子里被“武士道”那套东西洗得死硬,觉得被俘是奇耻大辱,宁可一头撞死也不肯开口。加上日军内部还瞎传,说被八路军抓了得扒皮抽筋,小兵们吓得要命,抓到时要么拼命反抗,要么直接抹脖子,活口比金子还难弄。 侦察科长领了任务,带着一个小队,顶着大太阳在山里蹲了好几天。日军巡逻的路子摸得门儿清,他们挑了条偏僻小道,瞅准两个落单的日军,上去就是一顿闷棍,把人打晕后塞进麻袋,扛着就往回跑。山路不好走,石头硌脚,麻袋里的人还不老实,哼哼唧唧地挣扎,战士们累得满头大汗,总算把麻袋拖回指挥部。秦基伟一听消息,乐得跟啥似的,觉得这回情报稳了。可麻袋一解开,傻眼了:一个日军脑袋被敲得太狠,血流了一路,早没气了;另一个嘴里塞满破袜子,头上还套着块脏布,硬生生给憋死了。秦基伟气得脸都青了,手往桌上一拍,活口没抓到,任务还得继续。 他冷静下来后,决定自己上阵,亲自带队去井陉和获鹿两县抓人。这两地方是日军的“模范县”,碉堡扎得跟铁桶似的,防得滴水不漏。参谋们都劝他别冒险,觉得这是在鬼子眼皮底下抢食儿,太悬。可秦基伟不听这套,非要在日军的老窝里搞一票大的。他事先派人摸底,查到日军在这些地方有点飘,戒备没那么严,每天就一个传令兵骑着毛驴,在碉堡间跑来跑去送信,孤零零一个,容易下手。

行动当晚,秦基伟带着一个排的战士,趁着夜黑风高,摸到两座碉堡中间的山路上。他们在路中央挖了个大坑,上面盖上草枝,伪装得看不出一点破绽,然后躲在旁边的青纱帐里等着。第二天中午,一个日军传令兵骑着毛驴,晃晃悠悠地过来,腰上挂着军刀,压根没察觉危险。结果毛驴一脚踩空,连人带驴掉进坑里,摔了个七荤八素。 战士们一拥而上,手脚麻利地把人捆了个结实,嘴里塞上袜子,头上套上布袋,再用木杠一穿,抬着就回了指挥部。路上,战士们高兴得哼起了小调,觉得这回总算干成了。这次抓来的活口没出岔子,审讯后掏出了日军扫荡的详细计划,时间、路线、兵力全弄得一清二楚。井陉和获鹿的日军听说这事儿,吓得缩在碉堡里不敢乱动,气焰全没了。 任务圆满完成,八路军靠着这情报调整部署,把日军的扫荡计划搅了个底朝天,根据地保住了。秦基伟这手漂亮仗打得太行山里人人叫好,战士们提起他都伸大拇指。抗战胜利后,他带部队南征北战,淮海战役里带着战士挖交通壕,硬是啃下敌军阵地。抗美援朝时,他指挥上甘岭战役,带着志愿军第15军死守阵地,顶住敌人上千次进攻,打出了国威军威。1987年,秦基伟因病去世,享年73岁,他的事迹至今让人敬佩。

0 阅读:139
趣叭叭

趣叭叭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