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打我,我就打中国?”
加拿大被美国制裁后,居然转头就“戳了”中国一下,而且用的理由特别离谱,加拿大到底想干嘛?
说白了,加拿大这是反制不了美国,于是就开始针对中国了。
美国从2018年开始就对全球的钢铁和铝制品挥舞关税大棒,到了2024年5月,拜登政府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对钢铁和铝加征25%,说是为保护国内产业,防止所谓的不公平竞争。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和铝生产国,出口本来就是根据市场需求来的,但美国总是给人扣帽子,说是产能过剩,往外倾销。
其实,中国钢铁和铝出口到美国的比例并不高,主要是互补贸易。
但美国这一招,直接冲击了北美供应链。
加拿大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本来就依赖对美出口钢铁和铝,2023年加拿大对美钢材出口占其总出口的80%以上。
一旦美国加税,加拿大本地的钢厂像阿尔戈马钢铁公司就得停止对美发货,工人就业压力变大。
加拿大政府一看情况不对,赶紧跟着美国走。
2024年8月26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对中国产的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对钢铁和铝加征25%,生效时间分别是10月1日和10月15日。
理由呢?
还是那套老说法,说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过剩产能威胁加拿大市场。
可数据摆在那儿,中国钢材在加拿大进口中的比例不到10%,远低于美国、巴西和韩国。
这算什么倾销?
明显是借口。
加拿大这个决定,直接受到美国的影响,因为美国担心中国产品通过加拿大进入美国市场。
如果不跟,美国可能会对加拿大进一步施压。
结果呢,加拿大本地企业成本上升,原本依赖部分中国特种钢的本地钢厂现在得买德国货,价格贵了40%。
这差价谁来承担?
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超市里的金属罐头、建筑材料价格悄悄涨了,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增加了。
加拿大华人社区也觉得委屈,他们贡献税收,却总是夹在中间。
类似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2022年加拿大禁止华为5G设备,理由是国家安全,结果网络建设成本飙升,乡村信号差。
2024年又对海康威视动手,120天内将其赶出市场,还是拿国家安全当幌子,什么都往里装。
这些举动,表面上看是保护自己,实际上是在转移矛盾。
面对美国的压力,加拿大在五眼联盟里像个跟班,日本和韩国还能讨价还价,加拿大直接对华出手。
民调显示,62%的加拿大人反对这项钢材,因为工资涨不过物价,生活越来越紧。
墨西哥和巴西通过签协议绕过了部分问题,加拿大却自己给自己挖坑。
长远来看,这会加剧经济压力,供应链断裂,本土产业并没有真正受益,反而让中美加关系更紧张。
中国一直主张互利共赢,开放市场,但这种单方面加税只会破坏友好基础。
加拿大需要反思,别总是跟风霸权主义,选择对话合作才是正道。
未来,如果加拿大继续这样下去,可能会面临更多民意反弹,企业也会呼吁调整。
全球贸易本应平等互惠,别让政治算计坏了大事。
中国会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钢铁和铝产业,服务全球需求。
加拿大这一刀捅得毫无道理,理由站不住脚,说白了就是不敢正面应对美国,转而找中国发泄。
中加之间本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科技、能源领域潜力很大,可惜被这些关税挡住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