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7岁的陈菊梅在取掉扁桃体和割掉阑尾后,不顾众人的劝阻,坚定地对地医

无畏战士闯龙潭 2025-07-24 20:15:45

1972年,47岁的陈菊梅在取掉扁桃体和割掉阑尾后,不顾众人的劝阻,坚定地对地医生说:“请拔掉我嘴里所有健康的牙齿…” 陈菊梅1925年出生在浙江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家庭。家里啥也没有,但她爹妈硬是咬牙供她读书。她从小就知道,读书是她跳出穷窝的唯一路子。高考那年,她走了三天路去县城考试,回来就病倒了,结果成绩还作废了。换别人早崩溃了,可她愣是没服输,咬着牙考上了浙江医学院医疗系。那时候,她就不是个认命的人。 在医学院,陈菊梅一头扎进了传染病学。那会儿五十年代,中国肝病闹得凶,每年几十万人没命,外面还老拿“乙肝大国”戳咱们脊梁骨。她心里憋着一口气,非得把这难题给啃下来。毕业后,她去了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科,天天跟病人打交道,攒经验。1955年,国家挑人去苏联学医,她挤进了名单。在莫斯科,她玩命学,三年干完四年活,1958年回国就进了北京解放军302医院。那地方是研究传染病的前线,她算是找对了战场。 在302医院,陈菊梅跟上了发条似的,白天看病人,晚上搞科研,一天睡不了几个钟头。为了摸清病情,她背着药箱下乡跑,村里巷里全是她脚印。有回实验缺人试新麻醉法,她二话不说站出来,结果同事手抖没搞好,她昏了三天。醒来第一句不是抱怨,是问实验咋样了。这股狠劲儿还真整出了成果,麻醉技术改进了不少。她压根没把自己当回事,全是为了活儿。 可这么拼,身体哪吃得消?扁桃体炎、肾炎轮着来,有回救个小孩还染上链球菌,肿得满身是水,尿里带血。病痛拖着她,可她眼里的目标更重——乙肝研究不能停。1972年,她先把扁桃体和阑尾给摘了,觉得还不够,又让医生拔掉所有健康牙齿。她算盘打得清楚:牙齿没事现在不疼,将来发炎咋办?她不能让身体拖后腿。手术时疼得要命,她硬扛着没吭声,完事儿就爬回实验室接着干。 她这疯劲儿不是白搭的。她发现五味子能护肝,带着团队搞出了“六味五灵片”这药,重型肝炎的死亡率从85%掉到38%。这数字听着干巴巴,可背后是多少人捡回命啊。中国“乙肝大国”的帽子,总算有点松动了。她没白挨那些刀子,没白掉那些牙,实打实给国家争了口气。 陈菊梅这辈子就没停过。2003年非典来了,她冲进隔离病房,三天三夜整出个防治手册。2008年汶川地震,83岁的老太太不怕余震跑去救人。91岁得了帕金森,半边身子不好使了,她还每周出诊五天,提前到岗,穿上白大褂就跟打了鸡血似的。病人叫她“救命奶奶”,她就笑笑说:“帮得上他们,我才踏实。” 2021年11月5日,陈菊梅走了,96岁。她临走前交代丧事简单点,身体捐了。她这一辈子,救了不知道多少人,带出一堆医学人才,硬是把传染病研究往前推了一大步。她不爱张扬,走得悄无声息,可她干的事儿,谁也忘不了。

0 阅读:1
无畏战士闯龙潭

无畏战士闯龙潭

爱我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