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已经过去了47年,时至今日,毛主席纪念堂内主席的遗体仍旧栩栩如生,面色红润,就像是睡着了一般。 毛主席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韶山冲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他硬是靠着勤奋读书走出了大山。青年时期,他投身五四运动,1921年还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从北伐战争到土地革命,再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毛主席带着共产党和老百姓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1949年10月1日,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他不光是个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个了不起的思想家。“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些策略,都是他琢磨出来的,硬是把中国革命带上了正路。还有“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这些话,至今还挂在大家嘴边。他的书,像《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不光在中国火,连国外都有人研究,影响了一大堆人。 毛主席去世后,中央决定建个纪念堂,把他的遗体永久保存起来。选哪儿建可是个大难题。专家们跑遍了中南海、北海、颐和园、香山、景山,最后还是挑了天安门广场。为啥选这儿?一是这儿是新中国成立的地方,二是毛主席在这儿检阅过无数次群众和军队,跟人民感情深厚,政治意义也大。 纪念堂的设计也不是一拍脑袋就定了。开始有人提议弄个传统陵墓,但后来觉得这太普通,配不上毛主席的贡献。最后定了个柱廊式设计,建筑是正方形,长宽各105.5米,高33.6米,跟天安门广场的气势很搭。里面北大厅有尊汉白玉雕像,背后是《祖国大地》绒绣画;瞻仰厅放着水晶棺;南大厅刻了毛主席的诗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大气又庄重。 毛主席遗体能保存到现在,靠的是硬核科技。1976年9月他去世后,专家们赶紧把他遗体放进特制冷冻设备,防止腐坏。后来用了防腐液注射、温湿度控制等技术,才有了今天的效果。水晶棺也是高科技产物,用的是高强度玻璃和不锈钢,里面还有恒温恒湿系统,保证遗体状态稳定。 这技术不简单,背后是中国科学家的心血。每年纪念堂的工作人员还得定期维护水晶棺,确保万无一失。这不光是技术活儿,也是全国人民对毛主席感情的寄托。 1977年9月14日,纪念堂正式开放。那天一大早,好几万人排队等着瞻仰毛主席遗容,队伍排了好几公里。刚开始人太多,还弄了个“瞻仰证”,到1979年改革开放后才改成凭证件排队,方便了不少。 这47年来,纪念堂接待了上亿人次游客。每年9月9日都有纪念仪式,国家领导人、群众代表都来缅怀毛主席。这里不光是瞻仰的地方,还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来这儿都能感受到那段历史的重量。
毛主席的晚年 你说怪不怪?当年跟着毛主席吃草根打天下的人,后来为啥好多都不理
【15评论】【9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