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7岁梁从诫被下放江西劳动,妻子周如枚立刻提离婚,还给儿子改名换姓,不久后改嫁,12年后,人们看到周如枚的下场,纷纷感慨: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梁从诫和周如枚的结合,本来是大家眼中的好姻缘。梁从诫出生在1932年,父亲梁思成和母亲林徽因都是建筑学界的知名人物,为国家城市规划和古建筑保护做了不少贡献。爷爷梁启超和外公林长民,也都是为民族进步出过力的人。周如枚的父亲周培源是物理学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在教育和科学领域影响很大。两家住同一个大院,从小孩子们就混熟了,梁从诫叫周培源周爸,周如枚喊梁思成梁爸。这种邻里关系,拉近了距离,长大后他们一起上学,一起进大学,毕业后都在北京大学教书。双方父母都支持,林徽因还当众说过周如枚气质好,像江南女子一样稳重。1955年,他们结婚,那年春天林徽因因病去世,没能看到儿子成家。次年,周如枚生下儿子梁鉴,一家三口过得还算稳当。 可好日子没多久,1969年梁从诫被安排到江西上高县五七干校劳动。那时候他37岁,正值壮年,却得面对体力活和生活转变。周如枚很快就提出离婚,还带走儿子,把名字从梁鉴改成周志兵,彻底断了联系。没几个月,她再嫁给麻醉学专家谢荣,生了个女儿谢兰。谢荣是我国麻醉学开拓者,对医疗事业有贡献。周如枚就这样开始了新生活,而梁从诫在江西坚持了九年,到1978年才回北京。这段经历,让他体会到人生的苦辣酸甜,也让他后来更注重责任和担当。 周如枚的日子表面上平稳,但1980年她47岁时查出宫颈癌。癌症晚期,已经扩散,她住院治疗,却没能扛过去。那年她去世,留下12岁的女儿谢兰和丈夫谢荣。消息传开后,大家议论起来,有人说这是因果,有人觉得人生无常。但她的选择确实让人摇头:在丈夫遇到难处时,她没选择支持,反而急着分开家庭,这种薄情,让人觉得凉薄之人难有好报。12年时间,从离婚到离世,变化太大,也提醒大家,家庭里得讲义气,尤其在关键时刻。 梁从诫回北京后,在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编辑书籍。他后来和方晶结婚,方晶是高中同学,曾一起练琴。两人育有女儿梁帆,梁帆长大后留学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那学校也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当年留学的地方。梁帆从事公益活动,爱国心强,后来回国参与环保相关工作。梁从诫中年得女,自然珍惜,但没强求女儿必须姓梁,梁帆一度改姓方帆,或许是为了低调生活。梁从诫没计较这些,他更看重家庭和睦。 梁从诫一生低调务实,从1988年起,他就辞去公职,投身环保事业。1994年,他创办自然之友,这是我国第一个群众性民间环保组织。他带领大家保护野生动物,治理污染,提高民众环保意识,被称为民间环保第一人。多年来,他奔走呼吁,获得地球奖、麦格赛赛奖等认可,还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为国家生态建设建言献策。他的努力,体现了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也符合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环保路上,他身体力行,艰苦奋斗,到2010年10月28日去世,享年78岁。他的离世,让很多人惋惜,但他留下的精神,继续影响后人。 回顾梁从诫和周如枚的故事,得说家庭是人生大事。梁从诫出身书香门第,却没靠祖荫,他通过自身努力,在教育、外交和环保领域都留下痕迹。年轻时在北京大学教书,后来在国际关系研究所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周如枚也出身好,从小受教育,婚后教书育人。但在1969年那关口,她的决定太仓促,离婚后改嫁虽是为自家着想,却忽略了夫妻本该共患难的道理。儿子周志兵长大后成了青铜镜收藏家,女儿谢兰在美国生活,当上市长助理,事业有成。但周如枚早逝,确实遗憾。梁从诫对前妻没怨恨,得知她去世后,只说愿她安息,还说初恋回忆美好。这份宽容,显示出他的大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选择很重要。凉薄之人,往往自食苦果。周如枚的举动,在当时或许是为保全自家,但长远看,丢了人心。梁从诫则不同,他挺过难关,重振旗鼓,还为国家环保出力。这符合我们中国人讲的忠义和担当。在当下社会,我们强调家庭和谐、社会责任,大家庭小家庭都得互帮互助。国家发展到今天,环保成了大事,梁从诫的自然之友,现在还在运作,推动绿色发展。
1969年,37岁梁从诫被下放江西劳动,妻子周如枚立刻提离婚,还给儿子改名换姓,
蕊蕊聊过去
2025-07-24 14:43: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