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关税+90%利润?日本赌上最后的国运:签下5500亿“亡国协议”。 7月

唠嗑历史大叔 2025-07-24 14:14:42

15%关税+90%利润?日本赌上最后的国运:签下5500亿“亡国协议”。

7月24日,特朗普在白宫宣布与日本达成大规模贸易协议,协议总额高达5500亿美元,根据协议条款,日本将在未来5年内向美国投资这笔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制造、能源基础设施和汽车产业,作为回报美国承诺将对日本汽车的关税从此前威胁的25%降至15%。

协议公布后日本首相石破茂面临巨大政治压力,在野党立即要求召开临时国会讨论此事,自民党内部也出现不同声音,石破茂在记者会上表示需要“仔细研究协议内容”,但没有正面回应是否会因此承担政治责任。

这份协议被多家媒体比作1985年的广场协议,但条件更加严苛,除了投资承诺外,日本还同意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特别是大米进口配额将从目前的77万吨增加到120万吨,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初步估算,即使关税降至15%,仍比原有的2.5%基准税率高出5倍。

丰田汽车预计每年将增加约8亿美元的税收负担,本田和日产的情况类似,为应对成本压力,三家车企都在考虑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丰田已宣布将在德克萨斯州新建一座年产30万辆的工厂,投资额超过50亿美元。

农业方面的冲击更为直接,日本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数据显示,大米进口配额增加后,日本本土大米价格可能下跌15—20%,九州地区的农民代表已向政府递交抗议书,要求提供相应的补贴保护措施。

石破茂政府选择妥协有其政治背景,自民党在上个月的参议院选举中失去多数席位,执政联盟在国会的控制力明显减弱,特朗普团队正是抓住这个时机,通过贸易威胁制造了市场恐慌。

6月份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量同比下降26.7%,创下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日经225指数在协议传闻期间一度跌破28000点关键支撑位,市场情绪极度悲观,野村证券分析师认为,即使签署这份协议,日本GDP增长率仍可能因此减少0.5个百分点。

美国国内对这份协议的反应并不一致,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通过行业协会表示,15%的关税仍然不足以完全抵消日本车企的竞争优势,他们要求政府继续施压,将关税提高到20%以上。

这种内部分歧暴露了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复杂性,一方面要满足选民对贸易保护的期待,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切断与盟友的经济联系,日本成为这种政策实验的试验品。

对中国而言这份协议带来多重影响,最直接的是贸易替代效应,美国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可能凭借关税优势挤占中国在日本市场的份额,中国目前是日本第二大大米供应国,年出口额约2.8亿美元,这部分市场可能受到冲击。

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影响更为复杂,中国企业向日本车企供应的电池、电子元件等产品,可能因为日本车企调整供应链而受到间接影响,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公司已开始评估相关风险。

但协议也创造了新的机遇,日本车企为了控制成本,可能寻求更多中国供应商的合作,特别是在电动车转型过程中,中国在电池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的优势难以替代。

更重要的影响在于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美日协议强化了“印太经济框架”的实质内容,可能推动更多国家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韩国政府已派遣贸易代表团赴华盛顿,寻求类似的关税减免条件。

东南亚国家的反应更加谨慎,新加坡贸易部长表示,小国无法承受类似的投资承诺,希望通过多边合作维护自身利益,越南和泰国也在加强与中国的经贸联系,以对冲潜在的贸易风险。

日本两次面临美国的经济施压都选择了妥协,1985年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最终引发了经济泡沫破裂,这次5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仍是被动接受美国的经济安排。 日本网络舆论对政府的做法颇有微词,推特上“经济主权”话题的讨论量激增,不少用户认为这是“经济上的不平等条约”,但也有观点认为,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日本别无选择。

这份协议对中国的启示是明确的面对外部压力时,保持经济政策的独立性至关重要,中国需要继续推进多元化的国际合作,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或伙伴。

同时中国也要准备应对美国可能对其他贸易伙伴施加类似压力的情况,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可以为各国提供更多选择,减少他们被迫站队的压力。

未来几个月这份美日协议的具体执行情况将成为观察国际经济秩序变化的重要窗口,石破茂政府能否在政治压力下完成承诺,美国国内对协议的分歧如何发展,都将影响其他国家的政策选择。

你认为这份协议对日本经济的长期影响如何?

0 阅读:8

猜你喜欢

唠嗑历史大叔

唠嗑历史大叔

历史文化你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