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真空的脱胎换骨 朱拉尼出逃,不是他一个人的溃败,是整个叙反对派系统的塌方前兆。
别看这人曾是“沙姆阵线”的头面人物,实际上他这几年混得挺尴尬——上面想用他压制极端势力,下面又不拿他当回事。
他身上集中了太多标签:反政府武装、恐怖分子、政治调解人,现在好了,谁也不想为他站台。
结果?
大马士革暗杀一连两起,他凌晨就开溜,连通缉都没人发一下,说明什么?
说明“边角料人物”不再重要了。
真正的大格局,已经换人提笔了。
先别急着去看哪一派打赢了,谁站哪边。
这场乱局的本质是,叙利亚南部的治理模式正在瓦解:临时政府失声,地方武装自立,旧势力悄悄回归,外部力量开始介入。
每一股都不算强,但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分裂局面。
苏韦达,就是裂缝爆开的第一个口子。
原来德鲁兹和贝都因掐得还算“传统”,抢水源、抢路权,边打边谈。
现在好了,贝都因被空袭一炸,41个部族集体宣战,不光宣以色列的战,还顺带把德鲁兹和临时政府也一起拉黑了。
这就不是“械斗”了,是地缘政治版的“复仇者联盟”出动了。
而以色列那几发导弹,不是炸毁,是点燃。
别小看这些游牧群体。
他们不是散兵游勇,是有血统、有文化、有武装传统的完整“移动国家”。
41个部族联名声明,不只是情绪表达,这是在发布“准主权宣言”:我们不再听命于谁,也不允许外来干预我们的人地关系。
更关键的是,他们控制的是哪片地?
苏韦达、戈兰东南一线,是中叙以交叉点,是战略通道,是“能掐住以色列南侧咽喉”的地方。
谁要动这块地,贝都因就可能从地头武装变成跨国游击队——你空袭我,我就袭扰你。
所以现在不是谁能控制南部,而是:谁敢冒头,谁先被“部族化解构”。
这才是最细思极恐的部分。
当所有人都在打、在逃、在喊口号的时候,有人在布阵。
苏制老步枪,红白黑旧国旗,整编式车队,没有临时政府标识,也不挂任何部族标志——这不是山头,是“秩序的替身”。
你说他们是谁派来的?
我不信是自发。
我更相信,这是某种“默认回流”。
大马士革动不了,德鲁兹打疯了,贝都因宣战了,以色列介入了,那谁还能出来当“维稳中介”?
能让德鲁兹民兵主动让地、还能不触怒贝都因的力量,除了阿萨德旧系,我真想不到第二个。
所以,这场局,最终极的博弈是:临时政府已成纸人,靠不住;部族联盟喊宣战,失控边界已成事实;以色列一旦越线太深,可能反被火中烤;阿萨德系,只要立住一块阵地,就可能借“重建秩序”的名义回来谈判。
朱拉尼走不走,已经不重要,他只不过是个“信号弹”——表明一个时代终结了。
真正要看的,是谁能在废墟中立足,重新整队,再写剧本。
而在这场空前复杂的“四方混战”里——叙利亚南部,已经不再属于某一个人、某一个政权或某一个部族。
它变成了一个舞台,谁敢走上去,谁就有机会“东山再起”。
只是,这次不是和平过渡,是铁与火的再分配。
谁输谁赢,不看理想,看谁熬得住这一锅乱炖。
最后一句话总结——朱拉尼跑了,部族怒了,以色列踩了,旧军回了,南叙这锅,快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