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一句话把莫迪冷汗都吓出来了,菲军参谋长布劳纳竟然在印度高调宣称:“中国是菲印共同敌人”!
这句话一出口,印度外交部立马跳出来否认,称这种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毫无意义”,还强调印菲关系不应该建立在对某个大国的敌对态度上。
布劳纳这波操作,显然是想拉印度一起对抗中国,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
菲律宾为啥突然来这一手?
说白了,还是冲着南海问题去的。
最近菲律宾在仁爱礁搞了不少小动作,想通过国际舆论给自己造势。
布劳纳在印度主场说出这种话,无非是想借印度的影响力来制衡中国。
毕竟印度作为南亚大国,在国际上有一定话语权,菲律宾想拉着它一起对抗中国,给自己壮胆。
可印度哪能这么容易被当枪使?
印度外交部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甩锅”——直接把菲律宾的言论定性为“毫无意义”,还特意强调两国关系不针对第三方。
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印度跟中国虽然在边境问题上有摩擦,但两国经济相互依赖度极高,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而且印度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真要跟着菲律宾喊“中国是敌人”,无异于自断财路。
更重要的是,印度正在推动“东向行动”,想加强与东盟的合作,要是因为菲律宾的一句话就得罪中国,那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再往深了说,印度在南海其实有自己的小算盘。
南海是全球最繁忙的航道之一,印度60%的能源进口都要经过这里,航道安全对印度至关重要。
但印度很清楚,直接介入南海争端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所以这些年印度一直打着“自由开放的印太”旗号,跟越南、日本等国搞联合军演,却从来不敢直接对抗中国。
这次菲律宾想把印度推到前台当“炮灰”,印度自然要赶紧“划清界限”。
菲律宾这步棋,其实是打错了算盘。
它以为印度会因为边境问题跟中国闹别扭,就想趁机拉拢。
可它忘了,印度虽然跟中国有矛盾,但更清楚“敌人的敌人不一定是朋友”的道理。
而且印度这些年一直在搞“战略自主”,不想被任何大国牵着鼻子走。
布劳纳的激进言论,不仅没能拉拢印度,反而让菲律宾在国际上显得更加孤立。
这次外交风波再次证明,在全球化深度交织的今天,试图以“共同敌人”为纽带拼凑对抗集团,不仅与时代潮流相悖,更注定因各国利益差异而难以维系。
印度的冷静回应,恰是对这种冷战思维的有力否定。
你觉得菲律宾这波操作是不是有点“自作聪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