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想过没有,能在喜马拉雅山脉开挖大型隧道,就能给喜马拉雅山脉开个大缺口,以前大家总是说,要搞什么“红旗河”,要从西藏直接铺一个巨型管道将水送到塔克拉玛干……
其实,新疆并不是单纯缺水,而是蒸发量太大了,即便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面也有水源,但是由于高蒸发量也不能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否则盐碱化严重。
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就已经完成了绿色锁边建设,还在种植耐盐碱的植物,还在试验各种节水型种植方式。说白了,先把沙漠的沙固定住,在边缘逐渐推进,增加地表的植被,减少蒸发量。
塔里木河已经连续8年利用节余的水量漫灌部分沙漠地区了,那里的植被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西藏的水能被引入新疆当然更好,但是如果短期内不能实现,那么新疆也不可能干等着。
有学者曾经说,如果在喜马拉雅山脉开个大缺口,其实就能让青藏高原,乃至新疆的气候变得湿润起来。这当然需要计算这样的缺口要多大,会造成什么的生态环境变化……
倒是在青海工作的朋友告诉我,最近这十几年,青海下雨的时间变长了了,好多地方的山都变绿了。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气候变化也越来越明显,雨带北移也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眼下,我们还是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没有把困难重重,或者生态效益不明显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红旗河”暂时不再考虑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