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梁兴初中将调任成都军区司令前,去向老首长林防长汇报工作。说着说着,林防长皱着眉头讲:“你去成都我不放心,怕你镇不住局面。”他又讲:“张国华同志和你一起去成都,我才放心,留下喝杯茶。” 梁兴初这人,从小在江西吉安的穷乡僻壤长大,1913年出生,家里穷得叮当响,13岁就学打铁,日子苦哈哈的。1930年春天,他加入红军,从排长干起,很快就因为胆大心细在战场上崭露头角。长征路上,他多次负伤,还带伤指挥战斗,硬是挺过来了。抗日时期,他在山东和河北一带打游击,指挥部队攻克据点,歼灭日伪军不少。解放战争中,他率领部队参加辽沈战役,阻击国民党精锐,俘获敌军高层。 1949年后,他调任38军军长,参加衡宝和广西战役,立下汗马功劳。抗美援朝时,他指挥38军在第二次战役中全歼敌军主力,彭德怀亲自题词“万岁军”,这名号响彻全军。1954年回国,他先后在海南和广州军区任职,1955年授中将军衔,1960年还去高等军事学院深造。梁兴初这辈子打仗无数,性子直,作风硬,靠的就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部队里积累了丰富经验。 张国华比梁兴初小一岁,1914年出生在江西永新,1929年就投身革命,从司号员起步。长征中,他随部队翻雪山过草地,负伤坚持前行。抗日战争时,他在晋察冀边区指挥游击战,组织队伍打击日伪军。解放战争中,他参加辽沈和平津战役,攻克城市要塞。1950年,他任18军军长,兼川南行政公署主任,半年后带队进藏,克服高原缺氧和补给难题,推动西藏和平解放。他担任西藏军区司令员,推动公路建设和学校设立,促进当地发展。1959年,他指挥平定西藏局部叛乱,维护边疆稳定。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他负责前线指挥,部署反击,歼灭印军多个单位,收复失地,印方甚至称他“战神”。1965年,他任西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继续为西南稳定出力。张国华的经历跨越多个战场,从苏区到边陲,政治军事两手抓,特别熟悉西南事务。 1967年冬天,梁兴初从中南地区调来北京,向林彪汇报广州军区工作,谈到即将去成都任职时,林彪表达了对局势的担心,认为梁兴初一人难稳大局。随后,他提出让张国华一同前往,两人搭档才能放心。梁兴初来自四野系统,野战经验丰富,但西南复杂,需要地方协调。张国华从西藏调来,边疆治理能力强,两人互补正好。林彪的这个安排,基于对成都军区在全国军事布局的重视,强调领导班子需军事指挥和地方经验结合。梁兴初和张国华的搭配,满足了这种需求。3月,梁兴初正式上任司令员,5月张国华任第一政委,两人协作处理军区事务,稳定地方秩序,推动部队训练和建设。张国华发挥边疆经验,协调军地关系。这次调整,直接源于汇报中的顾虑和解决方案,确保西南防线稳固。 两人上任后,成都军区面临诸多挑战,他们合力应对。梁兴初主持会议讨论部队整顿,张国华推动军地联合行动。他们组织士兵修筑设施,促进生产发展。梁兴初视察边境哨所,检查阵地,张国华规划教育工作,设立训练营地。两人推动部队建设,梁兴初示范射击演练,张国华监督后勤补给,确保物资运抵高原。1968年,西藏军区重归成都军区,两人分别担任四川革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军政一体化稳定局面。1971年9月,林彪事件爆发,梁兴初因历史关系受牵连,10月被召北京汇报,11月隔离审查。1972年3月,中央文件认定他犯方向路线错误和宗派主义错误,下放山西太原化工厂劳动锻炼,长达8年。张国华继续工作,但2月19日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58岁。周恩来总理到机场迎接骨灰。 梁兴初在太原工厂期间,坚持劳动,审视报告,指导学员。1979年,黄克诚指示结束审查,1981年10月,中央决定免除处分,按大军区正职待遇。梁兴初申请离休,过上普通生活。1985年10月5日,他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72岁。两人合作期内,成都军区加强防务,维护西南稳定,贡献体现在部队建设和区域协调上。梁兴初的耿直和张国华的稳健,体现了军人本色,在特殊年代为国家出力。
1967年,梁兴初中将调任成都军区司令前,去向老首长林防长汇报工作。说着说着,林
瀚霖学史本人
2025-07-22 17:17:07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