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上万枚霹雳-12空空导弹作为中国蓝天之上的“绝对王牌”,构筑了空军的坚实底气。如今新一代霹雳-15、霹雳-17以更长的臂展锋芒毕露,这批历经风云历练的“老兵”将何去何从? 霹雳-12的问世是一声响亮的中国轰鸣。2004年服役,凭借70-100公里的打击覆盖半径与高达4马赫的奔雷之速,一跃成为中国海空军战鹰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柱。它不仅是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中距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更是一举划断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但战场从无恒久的王座——当更远的射程、更强的智能化为新一代导弹加冕,上万枚霹雳-12库存的航向清晰依然: ▶ 现役战场,老兵坚盾永不褪色 超500架肩负天空守土之责的战鹰——从歼-11A、歼-10A到苏-30系列——每一次凌空呼啸,每一场实弹烽烟,霹雳-12都是他们最忠实可靠的利爪与坚盾。雷达锁定的电光石火间,导弹破空出击的刹那,稳定的制导系统如忠诚的猎鹰,在实弹演训中屡次精准撕碎高速靶机,锋芒犹在。只要战鹰的引擎还在长空咆哮,霹雳-12的消耗循环便不会停歇。 ▶ 国际疆场,价比真金广结盟友 霹雳-12以其海外身份SD-10A,正以其“真金白银的战斗力”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掀起波澜。巴基斯坦雄壮的枭龙战机群装上SD-10A,空战锐度陡增。在它们身后,缅甸、尼日利亚等国家也频频签下枭龙与SD-10A的组合订单。从南亚密林到非洲大陆,霹雳-12出口型凭实力扎根。国际市场正以另一种方式让“中国制造”的威慑力蔓延,既融解库存坚冰,更拓展军工影响力的大旗。 ▶ 涅槃再生,改装升级潜力无限 旧装可以新裁!老旧机型平台将是这些经年猛药的最佳归宿。对库存导弹实施针对性地性能挖潜与升级改造,以远低于新弹的代价激发出不容小觑的战场存在感。 纵使新锐已擎空出世,依托庞大现役机群、广阔国际市场以及精妙的技术再造,霹雳-12库存这柄利刃注定不会被时代尘封。这支“过时王牌”正以千般韧性延续它的使命——昔日的钢铁洪流,在变与守之间,仍能找到自己的星辰航线。
4代战机中最被低估就是“枭龙”由于“血脉”沿袭自老旧落后的米格21,速度性能又
【39评论】【6点赞】